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医署

太医署

官署名。北齐太常寺置,掌医药等事,有令、丞。隋朝令二员、丞一员,又有主药二员、医师二百员、药园师二员,医博士二员、助教二员、按摩博士二员、祝禁博士二员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 又置医监五员、正十员。唐朝令二员、丞二员、医监四员、医正八员,掌医疗之法; 其属有四: 医师、针师、按摩师、咒禁师,皆有博士执教,考试登用如国子监;课药之州置采药师一员,京师以良田为园,药园生业成为师; 另有药医、针助教,针师,按摩师及医师、医工、医生、典药、针工、针生、按摩工、按摩生、咒禁师、咒禁工、咒禁生等属。


官署名。北齐置太医署,掌医药事,其官有令、丞等,属太常寺。隋沿其制。唐代太医署,有令二人,从七品下;丞二人、医监四人,皆从八品下,医正八人,从九品下。令掌医疗之法,其属有四:医师、针师、按摩师、咒禁师。“皆教以博士,考试登用如国子监。医师、医正、医工疗病,书其全之多少为考课。”唐代太医署,既是监督、医疗机构,又是培训医务人才的机关。见《通典·职官七·太常卿·太医署》、《隋书·百官中、下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太医署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徽号

    君主时代,在帝后尊号之上再加褒美之称,谓之上徽号,如宋太祖徽号为“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”,清同治帝的生母那拉后的徽号为“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”。参见“尊号”。

  • 孝廉左尉

    官名,东汉置,为洛阳县令的佐吏,掌兵事,禁盗贼,主治安。汉制,大县尉二人,小县尉一人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县》注引《汉官》曰:“洛阳令秩千石,丞三人四百石,孝廉左尉四百石,孝廉右尉四百石。”

  • 仓部郎中

    官名。①魏晋南北朝与“仓部郎”互称,为尚书省仓部曹长官。唐朝置为户部仓部司长官,从五品上。高宗、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庾大夫、司储郎中,旋各复旧。开元(713—741)以后以他官为出纳使,渐夺其权。五代

  • 小门下

    南齐“给事黄门侍郎”的俗称。

  • 太子少保

    官名。东宫三少之一。亦尊称“宫保”。位居太子少师、少傅下。其设置、职掌、品秩同“太子少师”。官名。掌辅佐太子。西晋曾置此官,东晋不置。北魏、北齐、隋、唐、宋、清等朝皆置。唐代少保为从二品,掌晓三师德行

  • 鹓閤

    中书省的别称。即凤閤。宋尤袤《全唐诗话·徐彦伯》:“徐彦伯为文,多变易求新,以凤閤为鹓閤,龙门为虯户。”鹓,凤一类的鸟。凤閤即凤阁,閤通阁。唐武则天改中书省为凤阁。参看“中书省”、“凤阁”条。

  • 县仓吏

    县分职吏名。秦置,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记“宣曲任氏之先,为督道仓吏。”“督道”为秦时仓名,见陈直《史记新证》。

  • 右游击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 (507)置,充当侍卫之任,多由散骑常侍等文职清官兼领,天监七年定为十一班。陈沿置,四品,秩二千石。

  • 详定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详定使司的主官。见“详定使司”。

  • 管干架阁库

    官名。北宋有管勾架阁库,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。官名。北宋置,见“架阁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