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府监

太府监

①官署名。辽朝改太府寺置,属南面官,职掌不详。金朝掌管国家财用钱谷的保管与出纳,负责供应宫廷用度和生活用品。以监、少监为正、副长官,辖左藏库、右藏库、支应所(又作支承所)、太仓、酒坊、典给署、市买司等。元世祖中统四年(1263)置,曾改为宣徽太府监、太府院,武宗至大四年(1311)定称为太府监。掌管国家钱、帛的保管与支付,辖内藏、左藏、右藏三库。设太卿、太监、少监为正、副长官。明朝罢。②官名。辽朝置,为太府监本署长官。金沿置,正四品。


官署名。辽金元改太府寺为太府监。金代太府监掌出纳邦国财用钱谷之事,其属有左右藏、支应所、太仓、酒坊、典给署等。元代太府监掌钱帛出纳之数,领左右藏等库,其官有太卿、太监、少监等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、《辽史·百官志三》、《元史·百官六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校令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将作大匠所属有左右前后中校令及丞。校是队伍的意思。左右前后中五校是按工程性质而分的五支工程队,各置令及丞,分主工徒。成帝阳朔三年(公元前22年)省左右前后中五丞。东汉惟置左右校令各一人。左校

  • 官名。一州之长。《礼·曲礼下》: “九州之长,入天子之国,曰牧。”汉朝及其后,州牧亦省称牧,参见“州牧”。清朝为知州别称。1、掌畜牧之官。商、周派驻某地掌管六畜放牧及牧地的官。参看《免簋》《同簋》。2

  • 王国侍医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见“王国太医”。

  • 上京留守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为南面官,会同元年(938),皇都更名上京,置留守司,统领上京军民政事,治临潢府(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)。置留守行临潢府尹事、副留守、判官、推官等职。金朝于熙宗天眷元年(1138

  • 排阵斩斫使

    武官名。后唐置,见“排阵使”。

  • 绣锦营

    太平天国所设诸匠营之一。所辖为画工与男绣工,掌画壁画与刺绣。

  • 乡法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乡士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下设乡法中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乡士”。

  • 裘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皮下大夫裘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大司工

    官名。春秋时期始见。又写作“大司政”。同“大司空”。《召叔山文簠铭》: “郑伯大司工召叔山文作旅簠。”详见“大司空”。

  • 北右卫

    渤海国十卫之一,置大将军一人、将军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