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奉车都尉

奉车都尉

官名。西汉武帝始置,职掌皇帝车舆,入侍左右,多由皇帝亲信充任,秩比二千石。东汉名义上隶光禄勋。三国因之,地位渐低。蜀参用宦者。魏、晋用作加官,与驸马都尉、骑都尉并号“三都尉”,多任宗室、外戚,并奉朝请,六品,名义上隶散骑省。西晋末司马睿为晋王时,其府参军悉加此官,后罢其奉朝请。南朝隶集书省,无员额,宋六品,陈七品、六百石。北魏列为冗职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从四品上,二十三年改从五品上。宣武帝正始四年(507) 定员二十人。北齐员十人,隶左、右卫府,从五品。北周列为散官,五命。隋初左、右卫沿置,员六人,掌驭副车,从五品上,炀帝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朝复置,从五品下,然有其名无其人,遇重大仪式则以他官暂摄。宋朝废。


官名,武帝初置,俸比二千石,掌御乘舆车,出则陪乘,入则侍从。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);后也奉命外屯或领兵征伐。《后汉书·显宗孝明帝纪》:“遣奉车都尉窦固、驸马都尉耿秉屯凉州。”“十六年春二月,遣太仆祭肜出高阙,奉车都尉出酒泉,驸马都尉耿秉出居延,骑都尉来苗出平城,伐北匈奴。”其后,魏、晋、南北朝皆置。隋殿内省置奉车都尉十二人,掌进舆马。唐沿隋制,选仪容美丽者充任,五员,掌驭副车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一·三都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九州

    西晋行政区划。晋初承魏旧制有司隶、兖、豫、冀、青、徐、幽、并、雍、凉、荆、扬、益、梁十四州,太始五年(公元269年)析雍、凉、梁三州之七郡置秦州,太始七年(公元271年)析益州置宁州,咸宁二年(公元2

  • 凭由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哲宗元祐元年(1086),用司马光言,以比部之事归户部,设凭由、理欠、勾覆等案掌之。三年罢,其事复归比部。

  • 虎贲郎

    官名。西汉武帝建元三年 (前138) 初置期门,比郎,多至千人。平帝元始元年 (后1) 更名虎贲郎,属虎贲中郎将,禁卫皇宫。东汉沿置,又有虎贲中郎、虎贲侍郎、虎贲郎中、节从虎贲之分。分别参见各条。北魏

  • 中第

    ①选举制度用语。(1)秀才、孝廉等被荐举者“对策”后获得的中等成绩。南朝宋明帝泰始中(465—471) 规定,策试五条,答对三、四条者为中第。十六国后赵规定答策中第者拜中郎。北魏时“秀孝”策试中第者,

  • 千乘

    春秋战国诸侯大国的代称。地方百里,出车一千乘,称千乘大国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 “千乘之国”。朱熹注: “乘,车数,千乘之国,诸侯之国。”

  • 才识兼茂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宋代设置,属于长才类科目,仁宗时诏举之。景祐元年(公元1034年) 六月, 吴育及第;庆历二年(公元1042年)八月,钱明逸及第;嘉祐二年(公元1057年)夏噩及第; 嘉祐四年(公元10

  • 馆驿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十六年(728)以监察御史兼巡传驿,二十五年又以监察御史检校两京馆驿,肃宗乾元元年(758)以第五琦充诸道馆驿使,代宗大历五年(770)杜济除京兆尹充本府馆驿使,自后京兆尹常带使,

  • 伯父

    天子对年长的同姓诸侯之称。《仪礼·觐礼》:“同姓大国则曰伯父,其异姓则曰伯舅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今自王侯三公之贵,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,古天子之所谓伯父、伯舅也。”注:“师古曰:天子呼诸侯长者,

  • 亚保

    少保之别称。

  • 刻期百户所

    明朝卫所制度中的一种特种编制。洪武二年 (1369) 始置,选能疾行者二百人,以百户领之,负责传递军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