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官计使

官计使

官名。西夏置,见“官计司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副官处

    军事机关的内部机构。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始置,掌理总务、警卫等事项。讨袁运动时护国军两广都司令部亦置,均以副官长为主官。国民党政府国防部所属陆海空军各总司令部均设副官处,掌部内人事、收发、档案等业务,以

  • 北院枢密副使

    官名。辽朝北枢密院官员,低于知北院枢密院事。官名。辽置,为北枢密院的佐官。见“北枢密院”。

  • 大宗正府也可札鲁忽赤

    即大宗正府大断事官,又译为大宗正也可札鲁火赤,大宗正府札鲁忽赤之长。

  • 家讳

    官制用语。宋朝官员除授官职、差遣的一项规定。对犯其家三代名讳的官名、地名,许申请迴避,朝廷特予改地或改授,或临时更改官称。

  • 大乐官

    官名,汉初有此官,掌乐,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汉兴,乐家有制氏,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。”

  • 北府兵

    东晋地方军队之一。西晋时期州郡无典兵之制,南渡以后,复使州郡典兵。其时上游重镇,士兵的数额又常超过京师的宿卫军,形成外重内轻之势。其屯驻京口(今江苏镇江)的称“北府兵”,屯驻历阳的叫“西府兵”。其中北

  • ■卫左右军

    禁军名。后唐置,《五代会要·京城诸军》记后唐应顺元年(公元934年)三月改左右羽林四十指挥为严卫左右军,为禁军中的两军。

  • 尚书大行台

    魏晋以后,朝官称台官,在地方代表朝廷行尚书省等事的机构则称为行台;为征伐而设置,任职人的权位又特重的,则称大行台,北魏称尚书大行台。见《通典·职官四》。官署名。北魏置。见“行台”。

  • 宫门令

    官名,秦朝末年楚设此官,掌宫门卫兵。《汉书·陈胜项籍传》:“(陈胜)初为王,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,乃之陈,叩宫门曰:‘吾欲见涉?宫门令欲缚之。”

  • 二庙令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管理太庙、小庙 (梁武帝肖衍生母非正室,肖衍于太庙外别立庙以奉其神主,称小庙) 日常事务的官员,属太常卿。位二班。官名,南朝梁武帝萧衍置,属太常卿,掌管太庙和小庙诸事。武帝萧衍的生母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