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司玉上士、中士
官名。见“司玉下大夫”。
官名。见“司玉下大夫”。
见“殿试”。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。金代称殿试为御试。见“殿试”。
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一年(637)置为从六品下武散官。宋朝沿置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官名。唐代武散官从六品下称振威副尉。宋沿唐制,品级与唐同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兵部》、《宋史·职官九
参见“太子内直备身五职”。
即“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”。
官名。金置,属太府监。使,从六品;副使,从七品。掌九谷廪藏、出纳之事。
官名。明洪武元年(1368)沿元制置回回司天监。设监令一人为长官,正四品,以回回人充任。三年,改名回回钦天监令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,职掌不详。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 为军事委员会的所属机构, 即“兵站总监部”,见该条。
官名。北周置,夏官府属官,员二人,统武候兵,下设武候率上士、武候倅长下士以佐其职。武帝时,增置武候上大夫、次大夫,位在其上。又分置左、右,称左、右武候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官名。《周礼
秀才、孝廉合称。《晋书·华谭传》: “时九州秀孝策无逮谭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