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尚书丞

尚书丞

官名。秦、西汉为尚书令佐贰官,位次仆射。初置一员,成帝建始四年 (前29) 置四员,秩四百石。东汉改置左、右丞各一员,历代沿置。参见“尚书令”、“尚书左丞”、“尚书右丞”。


官名,秦汉皆置,属少府,为尚书令之副,佐令行职事。初置一员,成帝置四员,东汉置左、右丞各一人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:“初置尚书,员五人,有四丞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少府》:“尚书六人,六百石……左右丞各一人,四百石。本注曰:掌录文书期会。左丞主吏民章报及驺伯史。右丞假署印绶,及纸笔墨诸财用库藏。”其后,历代多沿置。参看“尚书令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虞衡司郎中

    官名。即“虞衡清吏司郎中”。

  • 教谕

    官名。宋朝始置于太学附属小学,一至二人,掌训导、考校、责罚学生。徽宗崇宁四年(1105)各州武学亦置。政和五年(1115)各路医学又置。南宋初,州学不置教授者亦置一人,掌学事。元朝于县儒学及医学置。儒

  • 大名兵马司

    即“大名兵马指挥司”。

  • 盐铁副使

    见“三部副使”。官名。宋置,见“三部副使”。

  • 省行政公署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时期,自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一月八日,颁布《画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》(简称《画一令》)至三年(公元1914年)五月二十三日颁布《省官制》止,在这一时期中省的行政机关称为行

  • 集曹掾

    官名,汉朝丞相府及郡县皆置,为集曹长官。丞相府集曹掾掌郡国上计;郡国集曹掾掌收县上计簿,主向丞相府上计。县集曹掾掌向所属郡国上计。参看“集曹”、“集簿”条。

  • 国子监监丞

    官名。隋炀帝时始设,员额三人。唐沿置,员额一人,从六品下,掌判监事,唐以后均为国子监的内部事务官。宋员额一人,元丰改制前选差京朝官或选人充任,元丰改制后定为正八品官。金代员额二人,升为从六品,明昌二年

  • 高等巡警学堂

    专科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公元1901年)庆亲王奕劻在筹办京城善后协巡总局之时,即与顺天府日本警务衙门事务长官川岛浪速订立合同,创办警务学堂,隶工巡总局,这是我国警察教育的开端。警务学堂以川岛为监督

  • 飞龙使

    官名。唐朝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(695)置,以宦官为之,初掌仗内飞龙厩马,玄宗天宝(742—756)时犹属闲厩使,代宗以后悉夺其权,闲厩御马职权皆归之。辽朝置为北面飞龙院长官,为诸厩长官之一。官名。唐代

  • 珍羞署总办处

    官署名。清置,见“珍羞署署正、署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