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职名。唐太宗贞观八年(634)发十六道黜陟大使,畿内以李靖充任;二十年又遣大理卿孙伏伽等以六条巡察四方,黜陟官吏。玄宗、肃宗皆曾遣使,德宗建中元年(780)又分遣黜陟使观风俗,问疾苦,推行两税法。官
官署名。 北齐置, 设都尉。 管理母牛之牧养。隶太仆寺驼牛署。
官名。清代内务府设此官,与堂主事共掌文职铨选,章奏文移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五·内务府》。
官名。三国魏置。齐王曹芳即位后,郭太后叔父郭立之子甄德、郭建俱任之。封列侯,掌宫禁宿卫。三品。杂号将军名,三国魏置,掌征伐或宿卫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后妃传·明元郭皇后》:“德及建俱为镇护将军,皆封列侯,
官署名。承应小底局为辽代特有的宫廷机构,属宣徽院。小底,即小厮、小的、小当差之意。有笔砚小底、寝殿小底、佛殿小底、司藏小底、习马小底等,承应内廷使用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·承应小底局》。官署名。辽置,属
官名。两晋十六国汉、前秦、后燕及北魏置。大军出征时,统率前锋部队。《晋书·陆云传》:“(成都王司马) 颖将讨齐王冏,以云为前锋都督。”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上》: “(苻)坚率中外精锐以付之,以其前将军杨安
官名,也是“官署性的机构”名称。唐代掌管大官、公主食邑财物的官或机构称邑司。《资治通鉴》唐景云二年:“时人谓怀贞前为皇后阿,今为公主邑司。”注:“唐公主有邑司令、丞,掌其主家财货出入、田园征封之事。
官吏的等级。周朝的命数,汉朝的禄秩,都是用来表示官级高下的。魏立九品官人之法,又分官等为九品,这是品级的开始,此后历代相沿。明清沿袭并加以简化,分为九品十八级,最高为一品,最低为九品;每品又分正从两级
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三品,又称脱思马路元帅府。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。置达鲁花赤、万户(元帅)、副达鲁花赤、副万户各一员。
官署名。隋始置,为兵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,隋初称为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库部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,员外郎一人,从六品上,掌兵器、卤簿、仪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