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左卫率府

左卫率府

官署名。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。秩正三品。仁宗延祐六年(1319)六月,由羽林亲军都指挥使司改立。统汉军万名,隶东宫詹事院下。置卫率使三员,副使二员,佥事二员。置营于武清,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。七年三月,划归枢密院管辖。下辖行军千户所十,弩军千户所一,屯田千户所三。


东宫警卫机构。秦汉有卫率,晋分置左右二卫率,北齐置左右卫坊,至隋改为左右卫率府,掌东宫禁卫。以左右卫率为长官,其下各置长史、司马、录事,功、仓、兵、骑兵等曹参军事,法曹、铠曹行参军各一人,行参军四人;又有直閤四人,直寝八人,直斋、直后各十人。唐制,左右卫率府掌东宫兵仗仪卫的政令。主官为左右卫率,各一人,正四品上;副率各一人佐之,从四品上;下设长史、录事参军各一人,仓曹、兵曹、胄曹参军各一人,又有司阶、中候、司戈、执戟诸职。所辖有亲府、勋府、翊府及广济等五折冲府的超乘卫士。亲府、勋府、翊府置中郎将各一人、左右郎将各一人,录事、兵曹参军各一人,又有校尉、旅帅、队正、副队正之属。宋代左右卫率府之名虽存,实际上无职司。辽南面官中有左右卫府,似《辽史·百官志》据唐制约略记载,未必实有其官。金左右卫率府属詹事院,掌周卫导从仪仗。元至大元年(公元1308年)武宗命于江南行省万户府选精锐汉军万人,置卫率府,为东宫卫兵。皇太子即位,是为仁宗,改卫率府为中翊府,又改为御临亲军指挥司,又改御临为“羽林”。延祐六年(公元1319年)立皇太子,拨付东宫,改为左卫率府。主官称为率使,秩正三品,下设副使、佥事等官。所属有镇抚所一,行军千户所十、驽军千户所一、屯田千户所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振务委员会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赈务处。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七月二十一日公布《赈务处组织条例》亦置赈务处,直隶国民政府,掌理各灾区赈济及善后事宜。设处长、副处长各一人,下设三科:总务科掌理会计、

  • 邻保

    居民编制单位。唐制在里之下以四家为邻,三家为保。邻与保不设长,与秦代的什伍组织不同。而且唐代治安监督之任,在农村寄诸村正,在城中寄诸坊正,故邻里纯为编户计数上的名称,邻与保之别亦仅数量上有奇偶之差,以

  • 童子郎

    东汉专授未成年者之郎官。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 “及汝南谢廉、河南赵建年始十二,各能通经,雄并奏拜童子郎。”《三国志·司马朗传》:“十二试经为童子郎。监试者以其身高体壮大,疑朗匿年。”郎官名,汉授未成年

  • 卒人

    战国秦官长的部属随员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 ·传食律》: “御史卒人使者”。

  • 公府禁防曹

    公府诸曹之一。东晋初,晋元帝镇东丞相府置禁防曹,主盗贼事,设禁防参军以掌理曹事。南朝宋小府不置长流参军者则置禁防参军。

  • 军正下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尉迟惇曾任之。一说属夏官府。正四命。

  • 哈密办事大臣、帮办大臣

    官名。清乾隆二十九年(公元1764年)置哈密办事大臣及帮办大臣,掌哈密的屯政与粮储事务。实际上地方各项事务均由其管理。属官有印房章京、骁骑校、笔帖式等。

  • 司鬯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仿《周礼》鬯人置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属官,下设司鬯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罢。参见“鬯人”。

  • 典翼舆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翼王府,员额八百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舆”。

  • 并省比部郎中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掌并州尚书省比部曹事务,属并省都官尚书。《北齐书·羊烈传》:“天保(550—559)初,授太子步兵校尉、轻车将军,寻迁并省比部郎中。”其职掌与“比部郎中”略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