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左右虎贲率上士

左右虎贲率上士

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虎贲氏下大夫二人, 中士十二人,掌王出入先后仪卫等事。北周依其制置左右虎贲率上士,正三命,属夏官府左右武伯中大夫。《隋书·礼仪志》载其职掌为“掌虎贲之士, 其队器服皆玄,以四色饰之。各总左右持鈒之队。皇帝临露寝,则立于左右三仗第一行之南北。出则分在队之先后。”所属有左右虎贲率倅长中士,正二命;左右虎贲倅长下士,正一命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都提举资善库

    官署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(1289),掌宣政院钱帛之事。秩从五品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官署名。元置,属宣政院,秩从五品,掌钱帛之事。置达鲁花赤、提举 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人。

  • 尚乘司库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尚乘局始置。唐朝殿中省尚乘局置一员,正九品下,掌六闲御马鞍辔乘具。

  • 翊麾副尉

    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一年(637)置为从七品下武散官。宋朝沿置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官名。宋置,为武散官,从七品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武散官》。

  • 国信副使

    官名。宋朝遣使于辽常置副使,因带国书,故称国信副使。

  • 泰常

    官名,秦称奉常,汉改称泰常。泰常即太常,掌宗庙礼仪。《汉书·吴王濞传》:“以盎为泰常,奉宗庙,使吴王。”

  • 视学员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属县劝学所,员额一至三人,承县知事之命视察全县教育事务。

  • 校内外官考使

    官名。唐太宗贞观(627~649)初,以京官望高者二人,分校京官、外官考核,给事中、中书舍人各一人主持,号校内外官考校,亦称校考使、监中外官考使。

  • 挚壶正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长安二年(702)始于太史局置,员二人,从八品下,掌知更鼓漏刻。肃宗乾元元年(758)加号五官挈壶正,置五人,正八品上。宋初沿置,隶司天监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隶秘书省

  • 大都城门尉

    官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(1283),初以四怯薛八刺哈赤充任,于大都十一门各设二员,秩正六品,下辖副尉一员。掌门禁。后以六卫亲军参充门尉。武官名。元置,属大都留守司,秩正六品。尉二人副尉一人,掌门禁

  • 直集贤院

    官名。五代南唐置,以朝士充任。北宋太宗淳化元年(990)再置,以朝官充任。仁宗天圣十年(1032),始以特恩加授外官,遂兼为贴职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三馆并入秘书省,用为贴职。哲宗绍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