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市令

市令

官名。春秋时楚国置,主管市场交易。汉朝大城市均置市长,然长安两市,一市置长,一市置令。长安市令属京兆尹。南北朝或置。唐、五代因之,职掌略同。唐朝府、州、县皆设市,以市令主之,另置丞、佐、史、帅等。员额、品秩不等,多取勋官五品以上及职事九品者充任,有品秩者由中央任命,无品秩者听州县署拟,但州市令不得任用本州人,县市令不得用本县人。贞观十七年(643)一度废之,垂拱年间复置。


官名,掌管理市场交易和物价平衡等事。自汉朝至唐代城市都有商业区,如汉代长安的东西市、唐代长安的东西市、洛阳的南北市等,政府皆派专官管理,专官之长称市令。《史记·孙叔敖传》:“市令言之相曰:市乱,民莫安其处,次行不定。”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右内史,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,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。”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》:“市令一人,从九品上。掌交易,禁奸非,通判市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祗候黄门

    宦官职名。宋置,见“祗候高班内品”。

  • 县吏

    县级行政官员统称。《管子·大匡》: “凡庶人欲通,乡吏不通七日,囚”,“凡县吏进诸侯士而有善,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,有过无罪”。泛指县令县长的属官,不同名称的县吏分掌其职事,都是县属的办事官员。《后汉

  • 招安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置,为招安使的官署,掌招安受降事。见《辽使·百官志四·南面边防官》。官署名。辽置,属南面边防官。景宗保宁初耶律合住曾任西南面招安使。

  • 大长秋卿

    官名。即“大长秋”。十六国后燕、北魏亦称“大长秋卿”。参见“大长秋” 。

  • 昭威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 (525) 置,定为武职三十四班的九班。

  • 督粮道

    官名。亦称粮道。明清漕运总督之属官。掌监察兑粮、督押运船等项漕务。明朝十三布政司各设一人,驻省城。清朝沿设,又称粮贮道。山东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湖南、河南各一人,江苏二人,秩正四品。所属有库大使、典吏、

  • 司藏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太子家令寺所统诸署之一,置令、丞,别领仗库、典作二局丞。隋朝沿置,令一员、丞三员。唐朝置令一员、丞二员,掌东宫库藏财货、出纳及土木营缮等事,又有计史一员。

  • 河南经略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又称河南道经略司、屯田经略司。宪宗二年(1252),管领汉地军国庶事的忽必烈请准在汴梁(今河南开封)设立经略司,在唐、邓等州屯田镇戍,掌管河南军民政务和财赋收入。设经略使、参议等职。宪

  • 行府判官

    官名。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(979),置于太原行府,佐理行府事务。

  • 左右遂伯中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,为地官府所属,正五命。任左遂伯中大夫者,见《周书·赫连达传》:“六官建,授左遂伯,出为陇州刺史。”亦有不分左右的,《周书·儒林·乐逊传》:“保定二年(公元562年)迁遂伯中大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