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总税务司

总税务司

官名。清后期主管全国海关税务行政的最高官员。咸丰九年(1859)设,为总税务司署长官。由英人把持。掌各海关征收税课之事。同治三年(1864),自上海迁北京办公,职权不断扩大。


官名。为总税务司署的长官,清咸丰十年(公元1861年)始置,其副职为副总税务司,员额各一人,均以洋员充任。总税务司总掌全国海关关税、行政及人事之权,名义上隶属于总理衙门及外务部,但只不过是听其报告而已,并不能过问其内部事务。副总税务司于宣统二年(公元1910年)撤销。辛亥革命后总税务司一职仍由洋员充任。自设立总税务司以后九十年间,此职始终为帝国主义分子所把持,垄断了中国海关税务权。特别是北洋政府时期,各省停解京饷协饷,几乎只靠海关为惟一财源,而借款赔款亦往往指海关为抵押。总税务司的权势几乎凌驾于政府之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掌犬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仿《周礼》犬人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属官,管理田猎中所用的犬,正二命。下设掌犬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罢。参见“犬人”。

  • 宦者

    ①官名。即在宫内担任职役的阉人。②官署名。西汉属少府,有丞。官名,指奄人在宫中担任职务者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:“属官有……中谒者、黄门、钩盾、尚方、御府、永巷、内者、宦者八官令丞。”《后汉书

  • 陆军部左侍郎

    官名。清末陆军部之副长官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,军阶副都统,正二品,特简。与陆军部右侍郎共佐陆军部尚书管理陆军行政事宜。宣统二年(1910),改称陆军副大臣。

  • 礼部地租处

    清礼部内部机构。掌收本部所有土地的田租银,随时交付养廉处,以添补养廉之用。本处由尚书酌派司员管理,二年更换一次,无固定员额。

  • 宛平县令丞

    官名。金置,见“赤县令(2)”。

  • 桑园部

    宦者官署。北齐置,属长秋寺园池属。设丞。

  • 节级

    唐、宋低级军职名。唐朝员阙,以军健量材差使。宋朝有军头、十将、将虞候、承局及押官等名目。1、军中小校。唐宋军中设此小官。《旧唐书·懿宗纪》:“如本厢本将,今后有节级员阙,且以行营军健量材差置,用酬征伐

  • 拔萃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长才类科目。大足元年(公元701年)诏举,崔翘等二人及第。

  • 香山监

    官署名。明永乐五年(1407)始置,初属北京苑马寺,十八年随该寺并入太仆寺。掌蕃养马匹,以备军需。设监正一人,正九品,监副一人,从九品,录事一人。下辖清流、广蕃、龙泉、松林四苑,苑设圉长一人,从九品,

  • 礼部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礼部长官,是春官府的主要官员,掌礼仪的制订与执行,在国家重要的仪式上,佐大宗伯卿主持其事,较小的仪式则由其主持。下设礼部上士、礼部中士、礼部旅下士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