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部提举管干官
见“户部提举管勾官”。
见“户部提举管勾官”。
汉初称太仆,俸二千石,掌王车马。武帝改太仆曰仆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官名。汉初王国置太仆,《史记·仓公列传》记齐国有太仆,秩二千百,掌舆马。武帝以后改称仆,减其秩为千石。东汉沿
见“漕试”。宋代科举考试方式之一,即“漕试”,见该条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为军事部的长官。见“军事部”。
海关海事部巡工科洋员。地位次于巡江工司。见“海事部”。
官名。隋炀帝一度改将作监大监为将作大令。详见“将作监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司隶中大夫掌夷隶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署名。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。初名“钟鼓司”,继改“礼仪监”、“礼仪院”,康熙十六年(1677)改“掌仪司”。掌内廷礼乐及太监之品级、升调诸事。每届纂修玉牒之年,将未入黄册之皇子、皇孙、公主等开单送
为大厩令的佐官,掌安全保卫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。参看“大厩令”条。
三公别称。古以三公比天之三台,衮即三公命服。《风俗通义·十反》: “(刘矩)三登台衮,号为名宰”。
吏名。宋朝宗正寺、大理寺、太常寺置,位在胥史下。吏员名。宋置于各寺监,承长官之命,掌办本衙署事务。其地位在胥长、胥史之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