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驭
杂任职名。唐太仆寺典厩署置,员额一百人,掌驾车之事。
杂任职名。唐太仆寺典厩署置,员额一百人,掌驾车之事。
元代直辖于中书省的地区即以中书省为称、通称腹里,以别于各行中书省所辖地区。治所在大都(今北京市),领路二十九:大都、上都、兴和、永平、德宁、浄州、泰宁、集宁、应昌、全宁、宁昌、保定、真定、顺德、广平、
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公布《文官官秩令》,分文官之秩为上卿、中卿、少卿、上大夫、中大夫、少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少士九等;加秩有同中卿、同上大夫、同少大夫、同中士、同少士、均秩同本
官署名。明初于各省置,掌一方军政。洪武八年(1375)俱改为都指挥使司或行都指挥使司。
官署名。民国三十七年(公元1948年)五月十三日,国民党政府重新修正公布《行政院组织法》,把原属国民政府的主计处,改为行政院的主计部,次年三月行政院缩小组织,复改为主计处,仍为行政院的组成机构。参见“
“兵部侍郎”简称。
官名。西汉属左冯翊,长安四市均设,有丞,主管市政。参见“长安市令”。官名,西汉置,属左冯翊。长安四市皆置,掌市政,有丞。参看“长安市令”条。
官名。吐蕃官,即外相。
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三品。成宗大德十一年(1307)由管领怯怜口总管府改立,隶徽政院,领上都、大都等地诸色人匠提举司从事造作。仁宗延祐六年(1319)升徽仪使司。七年,复为缮珍司。英宗至治三年(132
周朝“上士”别称。《礼记·祭法》:“适士二庙,官师一庙。”郑玄注:“适士,上士也。”
官署名。北齐置,设丞。掌供宫廷丝织品。隶太府寺中尚方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