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提举

提举

官名。宋朝始置,“提举常平官”简称,亦为差遣名目,如提举保甲、提举弓箭手等。元朝置为诸提举司长官,如提举左八作、提举都城所、提举富宁库、田赋提举司、织染人匠提举司、都提举万亿宝源库等均置。并多置同提举、副提举等。明沿元制,如盐课提举司、宝钞提举司、市舶提举司、大通关提举司等均置。清除沿置为盐课提举司长官外,文渊阁亦置。又,道官亦设提举,分掌道教事务。道光元年(1821)定为从六品,依例升迁提点,缺出由副理、赞教升补。


官名,意思是“掌管”。宋朝枢密院编修敕令所设提举,为该所长官以丞相兼任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二·编修敕令所》。元代也置此官,或正五品,或从五品,或正六品,为掌管专门事务的官员。还有都提举,位在提举之上,多为正四品。如保定织染提举司、大名人匠提举司、永平路纹锦等局提举司等,都以提举为长官。都提举万亿宝源库、都提举万亿广源库、都提举万亿绮源库、都提举万亿赋源库等,皆以都提举为该库长官,提举为之副贰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一》。明代盐课提举司、市舶提举司等,皆以提举为长官,前者掌盐池之事,后者掌海外诸蕃朝贡市易之事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》。工部所属大通关提举司也是以提举为长官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一·工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乡伯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,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职掌参见“乡伯中大夫”。

  • 御马院

    官署名。南宋养马机构,又称御前马院,掌饲养御前良马。设副知、手分等领其事。官署名。宋置,掌饲养属于皇帝及宫廷需用的马匹。

  • 扶令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从七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见。

  • 长乐御府丞

    官名,为少府属官,佐令掌太后府库珍藏宝物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,参看《长乐御府令》条。

  • 执秩

    官名。春秋晋置。掌爵秩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: “作执秩以正其官。”杜预注: “执秩,主爵秩之官”。官名,掌管爵秩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: “作执秩以正其官。”注:“执秩,主爵秩之官。”

  • 指挥同知

    官名。明朝始置,为卫的副长官。每卫二人,从三品,与指挥使、佥事同掌卫事,多为世袭,兼有流官。羁縻卫所置,则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。清沿置为土官,设于甘肃、云南。掌所属土兵事务。参见“指挥使”。官名。明代留

  • 太常卿

    汉、晋、南朝宋、齐、北魏为“太常”的尊称。南朝梁定为官名,十四班,掌宗庙祭祀礼乐宾客车舆天文学校陵园等事,领明堂、二庙、太史、太祝、廪牺、太乐、鼓吹、乘黄、北馆、典客馆等令、丞,陵监、国学及协律校尉、

  • 廪牺署丞

    官名。即廪牺丞。

  • 投劾

    官吏自己揭发自己的罪过。《后汉书·周黄徐姜申屠列传》:“‘以仲督为不足问也,不当辟也。辟而不问,是失人也。’遂辞出,投劾而去。”

  • 司仆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都官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都官员外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