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清朝兵部武库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一人。
即“噶布什贤章京”。
官署名。唐代宗大历(766—779)末已置,后分南、北两院,各置使一人,以宦官充使。五代迄宋,改用士人,亦分南、北两院,通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名籍,郊祀、朝会、宴享供帐之仪,应内外进奉,悉检视名物
官名。见“修撰”。官名。金置,属翰林学士院,秩从六品,员额不限,掌与翰林待制同。参见“翰林待制”。
官名,南朝梁置,为清商署主官,掌清商乐。见《通典·职官七·太常卿》。
吏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太常寺置,位在守阙赞者下。
官名。元置,为长秋寺的佐官,见“长秋寺”。
官名。东汉置,为杂号将军,统兵出征。三国魏、吴沿之,魏许定任职时,曾都督徼道虎贲。魏、晋皆四品。十六国前赵、后凉、北凉亦置。南朝宋列为五威将军之一,四品。北魏刘尼任职时典禁兵宿卫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
流外官名。唐代于太常寺太医署置,员额二十人,流外三品。掌与针师同,惟地位稍逊。参见“针师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州长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