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枢密院判官

枢密院判官

官名。简称院判,属枢密院。金朝末年曾置。元世祖至元七年(1270)置一人,后增为二员,正五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宫坊

    东宫官署通称。《梁书·徐悱传》:“转太子舍人,掌书记之任。累迁洗马、中舍人,犹管书记。出入宫坊者历稔。”官署名。太子的住处称青宫,太子的官属为春坊,故名。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左春坊》:“宫坊祥眚、官长

  • 玉尹

    见“玉人”。官名。春秋时楚国设置,为掌治玉之官。刘向《新序》卷五有荆人卞和“奉玉璞而献之武王,武王使玉尹相之”的记载。

  • 翻译科

    清代特定的科目。仿金代女直(女真)进士科而设,专限八旗子弟应试。清初,满文与汉文相辅而行,故汉人之得庶吉士者,往往令其学习满文。其后满人多已汉化,满文用处不多,而满人能通满洲语文者亦日见其少,因此设置

  • 散将

    将官名,三国魏置,掌领兵作战,位低于部曲将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:“咸熙元年,诏以散将王起……为部曲将。”

  • 和节郎

    阶官名。金、元教坊阶官。金二十五阶之最末一阶,秩从九品下。元十五阶末阶,从八品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教坊官,自从四品起,以下分为二十五阶。从九品下,称和节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,参看“教坊”条。

  • 舆尉

    官名。春秋时晋国置。① 军吏“上军尉”的别称。《国语·晋语七》: “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强也,使为舆尉。”韦昭注: “舆尉,上军尉。”②县属主持军赋的官员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 “赵孟问其县大夫,则其

  • 户部侍郎

    官名。①隋朝度支部所属户部司之长官。掌户部事。置二人。初正六品上,高祖开皇三年(583)加为从五品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 ,改称民部郎。②唐朝以后中央六部之一户部之副长官。佐户部尚书掌部事。唐高宗登

  • 贵官

    指皇帝、国君。王僧虔《技录》:“短歌行·仰瞻》一曲,魏氏遗令,使节朔奏乐。魏文(帝)制此辟,自抚筝和歌。歌者云:贵官弹筝。贵官,即魏文(帝)也。”

  • 内库仓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内府贮库。太祖洪武二年(1369) 设内仓监,六年改为内库仓,设大使一人、副使二人进行管理,皆以宦官为之。

  • 枢密使

    官名。唐代宗永泰(765—766)中始置内枢密使,以宦官为之,掌宫庭奔走,宣传机密诏奏,承受表奏,于内中进呈,若皇帝有所处分,则宣付政事堂及翰林院学士。僖宗时,杨复恭、西门季玄任枢密使,始于堂状后帖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