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检讨

检讨

官名。唐朝始置。集贤院有知检讨官。宋朝崇文院、史馆均置,以他官兼任,掌修国史。北宋末年讲议司、南宋初年修政局亦置。明清为翰林院史官,位次于编修,从七品。掌撰述记载,修纂国史。一般由三甲进士留馆者充任,无定员。清宣统元年(1909)改从五品。


官名。掌修国史,位次编修。《宋史·职官四·国史实录院》:“提举国史、监修国史、……编修官、检讨官、校勘、校阅、校正、编校官……(绍兴)四年置史馆及检讨、校勘各一员。”明代始属翰林院,除掌修国史外,还参预机务。《明史·职官二·翰林院》:“史馆修撰(从六品),编修(正七品),检讨(从七品),庶吉士,无定员。”“成祖初复旧。其年九月,特简讲、读、编、检等官参预机务。”清沿明制。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翰林院》:“修撰、编修、检讨、庶吉士,俱无定员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大理平

    官名,即左廷尉平,为大理(廷尉)属官,掌审判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廷尉》:“廷尉,秦官,掌刑辟,有正、左右监,秩皆千石。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……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、右平,秩皆六百石。”参看“大理平”条

  • 刑房承旨

    官名。辽朝南面官,南枢密院官员。尚书省并入南枢密院后,主刑部事。

  • 名号侯

    爵位等级。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 (215)曹操置,以赏军功。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定其位在关内侯下,为虚封,不食租,有崇德侯、宗圣侯等名号。南朝沿置。1、爵名,东汉建安二十年曹操制定的军功爵名的第

  • 并州六府

    官署合称。即北周设于并州(今山西太原)的天官、地官、春官、夏官、秋官、冬官六府。武帝建德六年(577)二月,于并州置宫及六府官,但仅置司会等主要官员,同年十二月,罢并州宫及六府。

  • 令曹御史

    官名。两汉侍御史分曹理事,其在令曹者称令曹御史,掌律令。

  • 军队编制名。军队编制最大的单位称“部”,大将军领五部,部的长官称部校尉,秩比二千石,军司马一人,秩比千石。“部”下为“曲”,曲设军候一人,秩比六百石。曲下为“屯”,屯设屯长一人,秩比二百石。见《后汉书

  • 郡主记室史

    郡门下吏名。东汉置,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》说:郡国有“主记室史,主录记书,催期会。”主记室似为一个专管记录、簿书的办公室,亦即相当于一个曹,省称记室。其吏员除主记室史之外,还有主记掾,主记史,记室史等名

  • 辟雍司业

    见“辟雍”。学官名。见“辟雍(2)”。

  • 黄册

    ①文书名。上行文。明朝始行之,为进呈文书之一,主要应用于赋役方面。清朝沿其旧称,应用范围扩大。如河工报销及各处营建工程所缮之图册,乡试、会试录、题名录等,凡因事缮造文册随题本进呈御览者,均属此。因其以

  • 五经博士

    官名。①秦、西汉初太常属官有博士,文帝又增设诸子专书博士和儒家专经博士,武帝建元五年(前136)始置五经博士。初秩比四百石,后升比六百石。除原有议政、制礼、藏书、顾问应对等职能外,又增学官职能,掌策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