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司务”。
官名。“乘马御”别称。春秋时晋国置。掌理六驺驾御的长官。《国语·晋语七》: “知程郑端而不淫,且好谏而不隐也,使为赞仆。”韦昭注: “赞仆,乘马御也,六驺属焉。”参见“乘马御”。官名。春秋时晋国设置,
即“惕隐”。
吏名。宋朝太常寺置,掌供办祭器等事务。吏员名。宋初置于光禄寺,掌膳食供应之事,员额十五人。元丰改制后废。
官名。即内府令。
官名。又名盐法道。明不常置,清代在不设盐使的各省置盐法道,掌管盐政,或以守巡各道兼理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其外又有协堂道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初差御史》。
官名,商朝置,常奉命征伐和射猎。所部分左中右三队,每队百人。
僧官名。元置,见“都纲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丞相的属官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军帅。参见“典舆”。
陆军同等官。北洋政府设置,其军阶为少将,掌理军需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