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河南尹

河南尹

官名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(39)置,为京都雒阳所在河南郡长官,设一员,二千石; 有丞一员,为其副贰。主掌京都事务,春行属县,劝农桑,振乏绝; 秋冬案讯囚徒,平其罪法; 岁终遣吏上计;并举孝廉,典禁兵。三国魏都洛阳,沿置一员,三品。西晋都洛阳,仍置为河南郡长官,一员,三品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迁都洛阳,置河南郡,设为长官,第三品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而豫州为河南郡置,一员,正三品; 以内史(通守)一员次之,改赞务为丞。唐玄宗开元元年(713)改洛州长史置,一员,从三品,通制府务,河南牧缺则行其事,为河南府实际长官,巡属县、劝农桑、观民风、录囚徒、阅丁口、考官吏、纠不法、举贤才,岁终更次入计; 天宝元年(742)改为东都尹。宋朝不常置,北宋前期为三品官。


官名,东汉置,为京都洛阳所在郡的长官,秩二千石,掌京都,典兵禁,特奉朝请。春行察属县。劝农桑;振救贫乏;秋冬审囚徒,平定罪法;年终派人向朝廷汇报,有丞一人,为之副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河南尹》。三国魏都洛阳,置河南尹,三品。西晋都洛阳,沿魏制。其后,北魏等也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训

    官名。掌地理。《周礼·地官》: “土训,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史二人,徒八人”。“掌道地图,以诏地事。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,以诏地求。王巡守,则夹王车”。郑玄注: “‘道’,说也。说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

  • 后阁舍人

    官名。南朝齐后宫置,以宦者担任。

  • 六科

    官署名。明清监察机构之一。即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科。明洪武六年(1373)置。设给事中十二人分隶之。十年隶承敕监,十二年改隶通政司。二十四年定,每科设都给事中一人,左、右给事中各一人,给事中共四十

  • 大都等路民匠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七年(1270),秩从三品。十四年,升正三品。隶将作院。置总管、同知、副总管各一员。下辖备章总院,秩正六品; 尚衣局,从五品; 御衣局,从五品; 御衣史道安局,从六品; 高丽提举

  • 上军将

    官名。春秋晋置。上军之统帅。晋国军制分上、中、下三军,皆设将、佐。

  • 宗学谕

    官名。南宋宁宗嘉定七年(1214),令行在复置宗学,设宗学谕、宗学博士各一人,掌宗学之事。

  • 太后

    帝王的母亲称太后,或皇太后。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赵太后新用事。”又《魏策二》:“何不令公子泣王太后,止太子之行?”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汉兴,因秦之称号,帝母称皇太后,祖母称太皇太后,適称皇后,妾皆称

  • 掌缝

    官名。唐朝置为太子内官,三员,从八品。,东宫裁剪、缝纫与织绩,隶司则。女官名。唐代太子内官中有此官,从八品,掌裁缝纺织等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太子内官》。

  • 司宗少卿

    官名。即宗正少卿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宗正少卿。

  • 铸■务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真宗景德三年(1006), 改在京铸钱监置。掌造铜、铁、鍮石(黄铜)诸器及铙、钹、钟、磬等。设监官,以京朝官、三班使臣充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