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特进

特进

初为对大臣的优待名义。西汉末始置,以赐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。东汉因之。加此者朝会时班次可进至三公下 (一说车骑将军下) ,得自辟僚局,车服吏卒等待遇仍从本官。退免大臣加此者仍得参与大政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成为正式加官名号,用以安置闲退大臣。魏、晋、宋二品,梁十五班,陈二品、中二千石,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一品下,二十三年改二品,北齐二品。隋初为正二品散官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废。唐朝至北宋前期为正二品文散官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为新寄禄官,从一品,取代旧寄禄官尚书左、右仆射。金、元复为文散官,列四十二阶之第三阶,金从一品中次; 元正一品,宣授。明朝正一品文散阶官初授为特进荣禄大夫,升授为特进光禄大夫,列四十二阶之第一、二阶。


官名,西汉置,凡诸侯功德优盛、朝廷敬异者赐特进,位在三公下,得自辟僚属。东汉为加官,从本官车服,无吏卒,唯食其禄赐、列其班位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中兴以来,唯以功德赐位特进者,次车骑将军。”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晨谦敬博爱,好学尤笃,以女孙为顺帝贵人,奉朝请,位特进。”南朝齐、陈特进位从公,北魏北齐皆以旧德就闲者居之。隋文帝以特进为散官,不理事,炀帝即位废之。唐朝为文散官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六·特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寺

    大理寺别称。称掌刑狱的官署为法寺。北齐设大理寺,掌刑狱,其后历代相沿。因而泛称掌刑狱的官署为法寺。唐陆贽《请不簿录窦参庄宅状》:“谨案国家法典,没入官产,唯有两科,一谓奸赃,一谓叛逆,皆须先鞠犯状,审

  • 理藩部宪政筹备处

    清宣统二年(公元1910年)设,办理筹备宪政事宜。下辖调查、编纂两科。参见“理藩部”。

  • 司厉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司厉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建章营骑

    禁卫军名,汉置,即羽林前身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郎中令》:“羽林掌送从,次期门,武帝太初元年初置,名曰建章营骑,后更名羽林骑。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,官教以五兵,号曰羽林孤儿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

  • 督理街道衙门

    官署名。又称督理街道厅。清朝工部所属机构。顺治元年(1644)置。遣满、汉司官各一人管理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)改由四人管理,满、汉御史各一人,本部司员一人,步军统领衙门司员 一人,一年一更代。下设

  • 司蕃大夫

    官名。即主客郎中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主客郎中。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22年)改主客郎中为司蕃大夫,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复旧。

  • 国史馆清文总校

    官名。清国史馆置,员额一人,掌总校满文之事。

  • 左独鹿王

    官名。匈奴置。由单于子弟充任,统领部众,地位在左、右朔方王之下。

  • 伯落长

    官名,汉置,掌收捕司察奸人。《汉书·酷吏列传·王温舒》:“吏苛察淫恶少年,投缿购告言奸,置伯落长以收司奸。”注:“师古曰:伯亦长帅之称也。置伯及邑落之长,以收捕司察奸人也。”

  • 司臬

    明清按察使之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