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盐务署

盐务署

官署名。民国置,直属财政部,掌监督各省盐务机关办理的成绩、所属官吏的升降,编练场警,调剂运销,审定盐税定率,及盐务行政等事。设署长一人,总理署务。下设总务、场产、运销、审核、缉私五科。民国二十五年改为盐政司。


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为财政部直辖机关。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置盐务筹备处,依照同年九月十二日公布的《盐务筹备处分股办事暂行章程》的规定,以处长为主官,内部分置三股:总务股,下辖机要、编纂、统计、庶务四科;北盐股,下辖奉直、潞东、川滇三科;南盐股,下辖两淮、两浙、闽粤三科,各设股长、科长等员。次年九月三十日,财政部以盐务筹备处筹备工作已告完成,改设盐务署,暂设署长一人,并兼本署盐务稽核总所总办。三年(公元1914年)五月十五日公布《盐务暑官制》,规定盐务署监督全国盐务,以督办为长官,由财政总长兼任;署长一人,简任,掌理全国一切盐务事宜。设参事二人,厅长二人、秘书二人、佥事八人,主事二十人。署内分置一处二厅:总务处分设三科,办理文书、人事、庶务,并主管调查视察各盐运使和榷运局办事的成绩;场产厅分设二科,掌建筑盐场、仓栈,制造盐类,编练场警缉私等;运销厅分设三科,掌各省运盐、销盐事务。因为北洋政府以盐税作外债的担保,故本署特设洋员充任盐务顾问,规定一切文件都要抄送顾问检阅,如果同署长的意见不合,须呈请财政总长决定。国民党政府沿置盐务署,为财政部的组成机构。掌监察各省盐务处,盐运使、榷运局办理之成绩及其以下各属官升降调遣事项,以及其他一切盐务行政事项。以署长为长官,下设科长、科员分理各种事务。后改为“盐政司”,参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三品,隶将作院,掌制造宫内金玉冠帽、束带及金银器皿。世祖中统二年(1261),初立金玉局,秩正五品; 至元三年(1266),升为总管府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各二员,正三品; 副达鲁花赤

  • 春秋时的政治单位。联合卿、大夫世族内数室而成,以其中一室之长为首领,常能出兵力数十乘至百乘以上。参见“室”。

  • 牸羊局都尉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司羊署令丞”。

  • 四府

    ① 西汉丞相、御史大夫、车骑将军、前将军府,东汉太傅、太尉、司徒、司空府之合称。有时也指太尉、司徒、司空、大将军四府。② 唐朝县尉别称。西汉指丞相府、御史府、车骑将军府、前将军府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

  • 忠翊校尉

    官名。金代武散官正八品下称忠翊校尉,元代为正七品初授之阶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·武散官》、《元史·百官七·武散官》。武散官名。金始置,秩正八品下。元沿置,升秩为正七品。

  • 汉学

    官学名。西夏置,用汉族语文进行教学。西夏统治者鉴于固有文化远较汉族落后,对汉族文化采取积极吸取的政策。贞观元年(公元1101年),御史中丞薛元礼上书请求尊行儒教,崇尚诗书,重视汉学。崇宗采纳其议,命于

  • 新造尹

    官名。战国楚置。 同“新造”。 曾侯乙墓出土竹简所载有“新造尹”官职名。

  • 树功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六班,与武毅将军同班,普通六年(525)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九班。陈沿置,拟八品,比秩六百石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第

  • 东省特别区域地方审判厅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置,见“东省特别区域高等审判厅”。

  • 南京户科给事中

    官名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时迁都北京,于南京官置,二人,从七品,仍掌司言责,纠劾百官,稽察南京户部,并以一人管理后湖黄册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