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相位

相位

指相国之官。《吕氏春秋·下贤》: “今汝欲官则相位,欲禄则上卿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全国经界局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 (公元1915年)一月设置,掌办全国土地的调查、测丈、登记。设督办一人,为特任官,直属大总统。局内分置总务处与清丈处,共分六科办事。设处长二人,科长六人,科员十二至十六人,

  • 临时执政府医务处

   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府的内部机构。掌府内医疗之事,职官设置不详。

  • 乡贡

    唐代由府州荐举士人应礼部考试的制度。唐制,凡不属官学生徒的士人,如欲应礼部的考试,须先带着身份、履历证书,到县报名,经县考试合格,升于州,州再加以考试,称为“解试”。解试合格后,即取得了参加礼部举行的

  • 舆尉

    官名。春秋时晋国置。① 军吏“上军尉”的别称。《国语·晋语七》: “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强也,使为舆尉。”韦昭注: “舆尉,上军尉。”②县属主持军赋的官员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 “赵孟问其县大夫,则其

  • 通艺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商部所属四司之一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设,掌管工艺、制造、铁路、行轮、邮电及开矿诸事。置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各二人。三十二年,商部改农工商部,改为工务司,所辖铁路、邮电诸务移交邮传部。官

  • 京都各省巡察使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。分正、又正、副、又副,共四人。督察京内外军政。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设置,分正、又正、副、又副四人,其职掌似为派赴京内外督察军政诸务。

  • 直集贤院

    官名。五代南唐置,以朝士充任。北宋太宗淳化元年(990)再置,以朝官充任。仁宗天圣十年(1032),始以特恩加授外官,遂兼为贴职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三馆并入秘书省,用为贴职。哲宗绍圣

  • 辞曹掾

    官名,汉置,为辞曹长官,掌辞讼事。参看“辞曹”条。

  • 知三班院

    官名。见“三班院”。

  • 园吏

    1、掌园的官。唐代杜甫《杜工部诗史补遗六·园官送菜》:“园吏未足怪,世事因堪论。”2、漆园吏的简称。庄子(庄周)曾做蒙园吏(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·庄子》),后人简称园吏,并以之代庄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