称长
官名。唐朝左、右武卫属官,二员,掌唱警,为应跸之节。
杂职掌名。唐置于左右武卫,员额二人,掌唱警,为应跸之节。
官名。唐朝左、右武卫属官,二员,掌唱警,为应跸之节。
杂职掌名。唐置于左右武卫,员额二人,掌唱警,为应跸之节。
见“巡检”。官名。见“巡检司”。
见“辟雍”。学官名。见“辟雍(2)”。
官署名。金设在总管府、节镇之地。掌地方军事、维护治安。设都指挥使总管司事,秩正五品。下设副都指挥使、指挥使、军使等官及军典、营典、司吏、译人、公使等吏员。辖有军兵。元设于大都、上都,掌都城治安,秩正四
官名。金司天台内部机构有三式科,司其事者员额四人。元司天监沿置,设管勾二人。
将军名号,为武散官,金代为正三品下,元代为正二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、《元史·百官七》。武散官名。金始置,秩正三品下。元沿置,升秩为正二品。
指各诸侯国。《礼记·明堂位》:“九采之国。”疏:“九州之收谓之采者,以采取当州美物而贡天子,故《王制》云:“千里之外日采。”
官府的行政事务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为政事庸力行务,以从四时。”杜预注: “在君为政,在臣为事。”
官署名。隋朝尚书省六曹之一,唐朝为尚书省兵部。
官名。即“太子右卫率”。
武官名。明洪武中置虎贲左卫,为上直亲军之一,永乐中沿置,掌守卫皇城南面及巡警京城各门。以指挥使为主官,下辖千户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