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道观为玄坛置,为玄坛监之副职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皮下大夫胶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统称。即宋朝入内内侍省都都知、都知、副都知、押班、内东头供奉官、内西头供奉官等宦官。
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。由提刑按察司改立,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,隶江南诸道行御史台。参见“肃政廉访司”。
宋朝路分都监简称。
官场用语。宋朝宰相常置数员,其先除者称首相或上相。官名。宰相分职,数人同任,居首位者称首相。《宋史·曾公亮传》:“公亮明练文法,更践久,习知朝廷台阁典宪,首相韩琦每咨访焉。”
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王出行止息处所的帷幕张设等事。《周礼·天官》:“掌次,下士四人,府四人,史二人,侯八十人”,“掌王次之法,以待张事”,“凡祭祀,张其旅幕,张尸次。射则张耦次。掌
共工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共工”。
官署名。清置,见“珍羞署署正、署丞”。
官名。宋置,掌巡河道。见《宋史·职官七·巡检司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