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符宝郎

符宝郎

官名。唐高宗显庆三年(658) 由符玺郎改名,员四人,从六品上,为门下省符玺局长官。居宫禁中,掌管皇帝玺印,事简职重。中宗神龙元年(705)改名符玺郎,玄宗开元元年(713) 复旧。五代因之。北宋前期为寄禄官,无职掌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亦未除授。徽宗大观元年 (1107) 始除,从七品,掌外廷符玺,别置内符宝郎掌宫内符玺。钦宗靖康元年 (1126)罢。辽朝置为南面朝官,掌门下省符宝司。金朝置四员 (一说十二员),掌皇帝符玺及金银符牌,领符宝祗候 (牌印祗候)、符宝典书 (牌印令史) 等,隶殿前都点捡司。元世祖中统元年 (1620)置二员,至元十六年 (1279) 又立符宝局,给正六品印,十七年升正五品。十八年改符宝局为典瑞监,长官改称卿,后又升为典瑞院,长官称使。


官名。唐朝设此官,属门下省,掌管天子八宝及国之符节。《旧唐书·职官二·符宝郎》:“符宝郎掌天子八宝及国之符节,辨其所用。有事则请于内,既事则奉而藏之。八宝:一曰神宝,所以承百王,镇万国;二曰受命宝,所以修封禅,礼神祗;三曰皇帝行宝,答疏于王公则用之;四曰皇帝之宝,劳来勋贤则用之;五曰皇帝信宝,征召臣下则用之;六曰天子行宝,答四夷书则用之;七曰天子之宝,慰抚蛮夷则用之;八曰天子信宝,发番国兵则用之……一曰铜鱼符,所以起军旅,易守长;二曰传符,所以给邮驿,通制命;三曰随身鱼符,所以明贵贱,应征召;四曰木契,所以重镇守,慎出纳;五曰旌节,所以委良能,假赏罚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爵里刺

    官吏所持名刺。《三国志·夏侯渊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 “宾客百余人,人一奏刺,书其乡邑名氏,世所谓爵里刺也”。

  • 郡主记室史

    郡门下吏名。东汉置,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》说:郡国有“主记室史,主录记书,催期会。”主记室似为一个专管记录、簿书的办公室,亦即相当于一个曹,省称记室。其吏员除主记室史之外,还有主记掾,主记史,记室史等名

  • 冗从右监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。《晋书·苻登载记附索泮传》:“(索菱) 仕张天锡为执法中郎,冗从右监。”

  • 守宰

    地方 官别称,多称郡守。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: “间者守宰数见换易,迎新相代,疲劳道路。”泛指地方官。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:“而闲者守宰数见换易,迎新相代,疲劳道路……自是牧守易代颇简。”

  • 宁始将军

    将军名号。新莽置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有宁始将军孔永,后任大司马。杂号将军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,掌征伐。《汉书·西南夷两粤朝鲜传》:“(三边蛮夷反,平蛮将军不能平),更遣宁始将军廉丹与庸部牧史熊,大发天水,

  • 额真

    满语。意为“主子”、“君”、“皇帝”。清入关前曾用作官名,如牛录额真、甲喇额真、固山额真等。后来使用渐严,自雍正(1723—1735)时将固山额真最后改为固山昂邦(其他以额真为官名者早已改作别称)后,

  • 玄武司马

    官名。东汉置。属卫尉,领员吏二人,卫士三十八人,守卫皇宫玄武门。官名,东汉置,属卫尉,掌玄武门屯兵,吏员二人,卫士三十八人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·卫尉·宫掖门》。

  • 监运谏议大夫

    官名。郦道元《水经注》记三国魏景初二年(公元238年)二月帝“遣都督沙丘部监运谏议大夫寇帅五千人,岁常修兹平河岨。”《历代职官表》按:“魏时漕事盖亦郡国自遣官输送,而朝廷遣大夫监之,此即后世巡漕御史之

  • 上书房

    又作“尚书房”。清朝教习皇子、皇孙读书处。例选翰林官分侍讲读,教习国史、圣训、经籍、诗词及满、汉文字等。择大臣二、三人充总师傅,综领督学。

  • 主管茶马司

    官名。北宋都大提举茶马司置,掌收茶利以供市马经费,位在都大提举下、同主管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