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粮料院

粮料院

官署名。北宋初年,有三司粮料院,以三司大将为都粮科使。太祖开宝六年(973),改用京官充任在京都粮料使、西京粮料使。太宗太平兴国五年(980),分立诸司、马军、步军三粮料院。后马军与步军粮料院或合成分。各设勾当官一人,以京朝官充任。掌发放文武百官、诸司、诸军俸禄等事务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转属太府寺。南宋临安府有诸军、 诸司粮料院,镇江、建康府有分差诸军粮料院,鄂州有分差户部粮料院,四川总领所有分差户部鱼关粮料院、分差利州户部粮料院等。各设监官领之。


官署名。宋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,后改任文臣充任在京都粮料使、两京粮料使。太平兴国五年(公元980年)分设诸司与诸军粮料院,分掌官俸及军饷。各粮料院设勾当官一人,以京朝官充任。元丰改制,粮料院属太府寺,其职掌为按规定标准发放百官、诸司、诸军俸禄等事务。南宋时临安有诸军、诸司粮料院,各地有分差的粮料院,如镇江与建康府有分差诸军粮料院,鄂州有分差户部粮料院,四川总领所有分差户部鱼关粮料院、分差利州户部粮料院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儒异等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 属儒学类科目。开元二年(公元714年)诏举,崔侃等二人及第。

  • 兵部司马

    官名。麴氏高昌国兵部次官,协助兵部长史处理本部事务。如被派遣到诸城相监检校,则称“城令”。

  • 盐政院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最高盐政机构。宣统三年(1911)八月改督办盐政处设。掌理全国盐政,统辖盐务各官。置盐政大臣一人(度支大臣兼),丞一人,参议一人。下设总务、南盐、北盐三厅,各置厅长一人并佥事、录事各官。十

  • 内三院学士

    官名。清朝“内三院”之职官。崇德元年(1636)设。位大学士之下,共五人,计内国史院二人,内秘书院一人,内弘文院二人。协助内三院大学士掌院事。入关后人数历有增减。顺治八年(1651),定其品秩视侍郎。

  • 内侍校尉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陆俟传》:“(陆)归弟尼,内侍校尉,东阳镇都将。”

  • 拣授

    清朝官缺补授方法之一。指凡不经开列题请,而以应升之员拟正陪引见授官之例。京官司员中,满洲、蒙古国子监司业、汉钦天监监正及翰詹坊缺,外任官道府以下各官,皆由各该主管官拣选,交部引见,奉旨后补授各缺。清代

  • 天全招讨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三品,隶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,置司于碉门(今四川天全)。置达鲁花赤一员,招讨使二员,经历、知事各一员。下辖鱼通路(今四川康定东)万户府、碉门鱼通等处管军守镇万户府等机构。

  • 七卿

    官名合称,明朝以吏部尚书、户部尚书、礼部尚书、兵部尚书、刑部尚书、工部尚书和都御史为七卿。吏部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、封勋、考课之政令,甄别人才,助天子治国。户部尚书掌全国户口、田赋之政令。礼部尚书掌天下

  • 同判太常礼院事

    见“同知太常礼院事”。

  • 公府禁防曹

    公府诸曹之一。东晋初,晋元帝镇东丞相府置禁防曹,主盗贼事,设禁防参军以掌理曹事。南朝宋小府不置长流参军者则置禁防参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