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北洋政府时期,道的行政长官初称观察使,其官署称观察使公署。依照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一月八日公布的《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》的规定,观察使公署分设内务、财政、教育、实业四科,各设科
车骑将军府简称。两汉车骑将军地位甚重,常典禁卫,或参领政务,开幕府置僚属,处理诸务。魏晋南北朝车骑将军多为军号加官,其府多为军府。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,全国置二十四军,各置开府府,其下设仪同府,长官例授
官署名。元置,属路总管府,掌杂造器物。设官有大使、副使各一人。
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侄八人为和硕贝勒,分掌八旗。其中次子代善、侄阿敏、五子莽古尔泰、八子皇太极列前四位,势力最强,被称为四大贝勒。皇太极即位之初,四大贝勒按月分值,轮流执政;群臣朝贺则同坐受之。天聪三
官名。明清土官名号之一。文职。广西、贵州等省设有,设于州或土州内。从九品。有自己所管辖之地区,受地方官约束。世袭,其承袭事隶吏部。详“土官”。文职土官名。清制,贵州省一人,置于黄平州重安司。
官署名。元朝置,隶崇祥总管府,掌大承华普庆寺粮草等物出纳。原设诸物库、普赡仓,文宗天历二年(1329)合为财用所。置提领、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
官名。即太子率更令。
使职名。唐武则天天授二年(691)发十道存抚使,安辑抚恤天下,以右肃政台御史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真等为之,阁朝有诗送之,名曰《存抚集》。唐诸道临时特遣使。仪凤二年(公元677年)遣御史中丞崔谧等,分道存问
官名。明制,光禄寺所属的掌醢署以署正、署丞为正副主官,掌供饧、油、醯、酱、梅、盐之事。属官有监事。清制署正满、汉各一人,署丞满二人,掌供备盐、酱、香、烛等物。并征收寺属果园税银送存银库。属官有笔帖式、
官名,周设此官,掌宫中筵食。《仪礼·少牢馈食礼》:“司宫筵于奥,祝设几于筵上,右之,主人出迎鼎……雍正执一匕以从,雍府执四匕以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