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南面五押招讨司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所掌不详。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所掌不详。
爵名。初指子爵中开国置官食封者,后仅为爵位名。食邑为县,故爵前常冠以所封县名。晋朝始置,位在开国伯下,二品; 南朝沿置,梁开国诸子位视二千石,班次之; 陈为九等爵第五等,五品,秩视二千石; 隋朝置为第
官署名。明太祖洪武五年(1372)始置,设都转运使、同知、副使、判官等员,掌四川茶、盐事务。十年罢。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兴圣宫所属丁户。兴圣宫共有南京、西京、奉圣州、平州四处提辖司。
官名。① 《周礼·夏官》属官有军司马下大夫四人。西魏末、北周为军司马中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旅下士简称,隶夏官府。掌兵事。②领兵武官。两汉校尉所领营部,置其官以佐之。不置校尉之部,则置为长官,又置军假司马
官名。突厥官,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左五咄陆部置五啜: 处木昆律啜、胡禄屋阙啜、摄舍提暾啜、突骑施贺逻施啜、鼠尼施处半啜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“联合勤务总司令部”,见该条。
官名。北周天官府左右宫伯中大夫所属有左右侍上士,正三命;左右侍中士,正二命。《隋书·礼仪志》说:“左右侍陪中侍之后。并银甲,左执凤环,右执麟环长刀”。
官名。北宋哲宗绍圣四年(1097)置,以小使臣充任。参见“巡检”。
即世代传袭之职位。清制,凡立军功或阵亡者,国家赏恤爵位勋职,其子孙可以依例传袭。初定封爵之制,公、侯、伯之下未立子、男,而别立五等世职,共为八等。皆为满名。乾隆元年(1736)奏准,以精奇尼哈番为子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