遂伯下大夫
即“小遂伯下大夫”。
即“小遂伯下大夫”。
官名。北宋初置,为一方军事统帅,掌军旅屯戍、攻防等事务。后避英宗赵曙名讳,政称都总管。辽朝有兵马都部署,属北面边防官。官名。五代时后唐设此官,为战时指挥部分军队的指挥官。宋初沿袭后唐制度,后来在接近辽
官名。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设置,由临时大总统聘请,以承应临时大总统在法律方面的咨询。
明成化二十年(公元1484年)立殚忠、效义两营,附属于五军营。操练京营报效舍人及余丁。舍人营称为殚忠,余丁营称为效义。不久,从御史言,以两营之设縻费无益,选部分舍人与余丁入团营,其余罢遣。
官名。清朝内务府三旗包衣骁骑营中掌治各旗营务之副长官。额定十五人,每旗各五人,从四品。职同“包衣骁骑参领”。
官名,秦置,为狱官,掌典文学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:“恬尝书狱典文学。”注:“《索隐》曰:谓恬尝学狱法,遂做狱官,典文学。”
指皇帝诏书。汉朝一般简牍长度为一尺(约合今23公分),唯书写诏书的木简长一尺一寸。故皇帝下达的诏书也称尺一。
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(张天锡)遣从事中郎韩博、奋节将军康妙奉表,并送盟文。”
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军官。以详稳为主官, 掌诸路部族军马之政令。
官名。三国吴孙权黄武 (222—229) 初置,为出使之职。《三国志·吴立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(孙)权遣立信都尉冯熙聘于蜀,吊(刘)备丧也。”官名,三国吴置,为出使之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权传》
即五等爵的侯爵。王莽以公氏作牧,侯氏作卒正,伯氏作连率,子氏作属令,男氏作属长,无爵者为尹。参看“侯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