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郎官

郎官

官名,其义同“”,秦汉郎中令所属中郎、侍郎、郎中等都是郎官。除议郎外,凡郎官皆掌持戟值班,宿卫诸殿门,出充车骑或侍从左右。(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。《后汉书·孝和帝纪》:“永元元年春三月甲辰,初令郎官诏除者得占丞、尉,以比秩为真。”注“《汉官仪》曰:羽林郎出补三百石丞、尉自占。丞、尉小县三百石,其次四百石,比秩为真,皆所以优之。”《后汉书·光武十王列传·广陵思王荆》:“郎官窃悲之,为王寒心累息。”隋唐以后,郎官多指六部的侍郎、郎中、员外郎。见《新唐书·尚书省·六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行政警务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民政部警政司所属四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巡警职制,考核巡警官吏,管理消防、风俗、交通警察,并稽查外国来华人员。置员外郎一人,主持科务。

  • 太子司藏令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太子司藏署长官,从九品上。隋、唐沿置。隋正九品,唐从八品下。

  • 掖庭局食官

    官名。金置,掌皇后膳食,以尚食局官兼。

  • 辛衮

    官名,辽置,见“弥里”。

  • 京畿统管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设置,见“统管”。

  • 五口通商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道光二十二年(1842)设钦差大臣,办理外交及广州、福州、厦门、宁波、上海五口通商事务,故名。时由两江总督兼。二十四年,改两广总督兼。咸丰八年(1858),复归两江总督兼。十年,改南洋通商大

  • 东宫直后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隶太子左、右卫率,为东宫侍从武官。多为起家官。北齐亦置。

  • 武节将军

    散阶称号。金始置为武散官,以授正六品武官。元朝沿置,改武官正五品,宣授。明朝为武官正五品,升授。官名。金、元、明皆置。金代武阶官制,正六品上授武节将军,为散官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·武散官》。元代武节将军

  • 平章政事

    初为宰相的职衔名义。唐太宗贞观八年(634) 诏李靖“每三两日至门下、中书平章政事”。渐演为官名。金朝尚书省置二员,从一品,与左、右丞相同为宰相,掌丞天子,平章万机。元世祖中统元年(1260) 中书省

  • 藏喇嘛

    僧号。清朝西藏喇嘛之称。其出呼毕勒罕者,前藏达赖喇嘛、后藏班禅喇嘛之外,还有第穆呼图克图、噶拉木巴呼图克图、色木巴呼图克图等十八人及沙布隆等十二人,皆入理藩院册。其中哷徵呼图克图原系沙布隆,后为呼图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