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部落联盟大酋长

部落联盟大酋长

即部落联盟的首领,其主要职务是军事统帅和主祭。传说中的颛顼、帝喾都是中国古代前期部落联盟的首领;尧舜禹为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。大酋长的产生,本是通过部落联盟的推选,即所谓“禅让”,但是在后期部落联盟时,“掠夺战争加强了最高军事首长以及下级军事首长的权力;习惯地由同一家庭他们的后继者的办法,特别是从父权制确立以来,就逐渐变为世袭制,人们最初是容忍,后来是要求,最后便僭取这种世袭制了;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的基础定下来了”(恩格斯:《家庭·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)。禹时农业进步和军事胜利,部落中财富增加,奴隶成为一种重要的财产。部落显贵地位的日益加强,加速了军事民主制度的瓦解。禹的势力较大,私有财产较多,所以儿子启继位后,敢于废除大酋长“禅让”的惯例,自称“夏后”,建立夏朝,实行王位世袭制度。从大酋长的禅让到王位的世袭,成了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标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作司

    官署名。宋初置,隶三司,掌京城内外缮修事务。太宗太平兴国二年(977)分为东、西八作司,真宗景德四年 (1007) 复并为一司,仁宗天圣元年(1023) 再分为二司。辖泥、赤白、桐油、石、瓦、竹、砖、

  • 背批

    官府文书名。宋朝官员任职或出行,若主管官府无印纸,可取官员本人台敕或宣札、公据,于背面批写某时差到干办某事、至某时替罢及有无不了事件等,由本司长官具衔签押盖印,称为背批。又官告后面批书官员三代、乡贯,

  • 太子右内率府率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右内率。

  • 将兵从事

    官名,东汉末年置,为将军属下,位在长史下,从事掌参谋议或由将军派遣做某事,也有的领兵,称将兵从事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破虏讨逆传》:“(袁)术表(孙)坚行破虏将军,领豫州刺史。遂治兵于鲁阳城。当进军讨卓

  • 乘黄丞

    官名。魏晋为乘黄令副贰,九品。南北朝沿置。北齐、隋、唐为乘黄署次官。隋从九品上,唐从八品下。辽朝为南面朝官。参见“乘黄令”。官名,三国魏置,为乘黄令之副,掌佐令,养御马。参看“乘黄令”条。

  • 中央观象台

    教育部直属机构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布的《中央观象台官制》规定,中央观象台掌理观察天文,编纂历书,鉴定观象用器械。设台长一人,以技正充任,直属教育总长;下辖技正

  • 山西部

    官署名。① 明朝户部十二属部之一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改原民部、度支部、金部、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,各以布政使司为别。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二人,领山西布政司户口、钱粮等事。部下分设四科:

  • 词垣

    指翰林署。元虞集《道园学古录·寄陈众仲助教上都作诗》:“学省足清昼,词垣惊蚤秋。”

  • 左都水丞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属左冯翊,为左都水长副贰,掌水利事务。官名,汉置,属左冯翊,佐左都水长掌池沼灌溉、保护河渠等。

  • 库使

    官名。清代各官库在司库下均有库使,协助司库管理库事。参见“司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