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钩盾令

钩盾令

官名。西汉隶少府,秩六百石。由宦者充任,官署设在未央宫中,管品京城附近皇家苑囿,属官有五丞两尉。甘泉、上林等大苑囿别置专官管理,不属钩盾。东汉名义上仍隶少府,管理京城内外园苑离宫池观,职任颇大,郑众、蔡伦等皆以中常侍兼任,属官更多,有丞、永安丞、苑中丞、果丞、鸿池丞、南园丞、濯龙监、直里监等。灵帝时或任用士人。三国魏沿置,七品,属官增设灵芝园监、总章监、戏马监及邺玄武丞。西晋改隶大鸿胪,属官稍减。东晋、南朝大鸿胪不常置,遂无闻。北魏仍置,亦用宦者。北齐、隋、唐为司农寺钩盾署长官,不设宫禁中,任用士人,职掌亦不同。隋朝置三员,正八品; 唐朝置二员,正八品上。宋朝存其名而罕除。参见“钩盾署”。


官名,汉置,属少府,俸六百石,掌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。有丞,属官有永安丞、苑中丞、果丞、鸿池丞、南园丞、濯龙监、直里监等。其后,历代多沿置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少府》、《历代职官表·内务府奉宸苑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副校尉

    官名。即西域副校尉 省称副尉,西汉宣帝地节二年(前68)初置,属西域都护,秩比二千石,助西域都护卫护西域。东汉沿置。官名,汉置,位低于将军,与都尉官俸相同的武官,掌屯兵,主征伐。副校尉官级官俸略低于校

  • 州金曹掾史

    州分职吏名。北齐置,见“金曹从事”。

  • 梯里己

    即“惕隐”。

  • 东宫外监殿中守舍人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外监殿局属官。流外三品蕴位。

  • 路道正

    僧官名。金置,见“道正”。

  • 奚六部大常衮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班在奚王左右,掌奚六部族属。始置于太宗时。后无所掌,圣宗统和八年(990),复旧制。

  • 内直郎

    官名。①东宫官。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置为左春坊内直局长官,员二人,从六品下,掌符玺、伞扇、几案、衣服之事。北宋存其名而罕除授。金朝东宫宫师府置,正七品。②散阶名称。金海陵王天德 (1149—11

  • 文庙奉祀官

    官名。清末国子监之职官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。掌文庙典礼事。七品、八品、九品官各二人,咨补。

  • 春宫正兼夏官正

    伎术官名。元置,属太史院,秩正五品,员额一人。

  • 里典

    官名。又称“典”。战国秦置。闾里的行政长官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封诊式》: “某里典甲诣里人士五(伍)丙”。乡吏名。秦在战国时置里正,管理一里事务,后为避秦王赢政之讳改称里典。参见“里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