陵寝官
有关帝王陵墓的官员称陵寝官。清朝设三陵总理事务大臣,初由盛京将军兼任,光绪三十年改由东三省总督兼任;设承办事务衙门大臣,主事,委署主事,还有读祝官、赞礼郎、关防官等。东陵、西陵设官大体与三陵相同。各设总管大臣一人,承办事务衙门主事、笔帖事等官。总管大臣掌督帅官兵巡防游徼,以翊卫陵寝;内务府官掌奉祭祀奠享之礼,司扫除开阖;礼部官掌判署文案,监视礼仪,岁供品物,以序祀事;工部官掌修茸缮治,凡祭祀供厥楮币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陵寝官》。
有关帝王陵墓的官员称陵寝官。清朝设三陵总理事务大臣,初由盛京将军兼任,光绪三十年改由东三省总督兼任;设承办事务衙门大臣,主事,委署主事,还有读祝官、赞礼郎、关防官等。东陵、西陵设官大体与三陵相同。各设总管大臣一人,承办事务衙门主事、笔帖事等官。总管大臣掌督帅官兵巡防游徼,以翊卫陵寝;内务府官掌奉祭祀奠享之礼,司扫除开阖;礼部官掌判署文案,监视礼仪,岁供品物,以序祀事;工部官掌修茸缮治,凡祭祀供厥楮币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陵寝官》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外膳上士属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泾州丝局”。
官名别称。给事中与谏议大夫合称。明清罢谏议大夫,专用为给事中别称。1、给事中的别称,参看“给事中”条。2、给事中与谏议大夫的合称。参看“谏议大夫”条。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从一品。世祖至元二十五年(1288)十一月,以释教总制院统领吐蕃事务,责任重大,宜加崇异,乃用唐朝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的故典,改释教总制院为宣政院,以帝师领院事,掌全国释教僧徒,
女官名。南宋初置,掌知尚书内省事。
学官名。北魏置,见“乡学博士”。
南朝州府高级僚属别称。亦称“纲纪”。
见“押队”。军职名。北宋神宗时实行将兵法和结队法,每二十队差押队使臣一人,按当时以五十人编成一队计算,其所统兵额为一千人。地位在部将之上,是正将和副将的助手,虽亦简称押队,其性质与作为队的统领官的押队
官署名。清朝内务部广储司所属六库之一。掌储皮革、呢绒、象牙、犀角等物。银库郎中兼司皮库事。本库置员外郎三人,六品司库一人,无品级副司库二人及库使若干。库藏之出纳,按月缮折,送司核对并呈府堂奏销。官库名
官名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公元1899年)任命商务大臣,次年任命会办商务大臣。二十九年(公元1903年)成立“商部”,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