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法北京条约
原称《中法续增条约》。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。咸丰十年九月十二日(1860.10.25)清钦差大臣奕訢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签订。共十款。除确认《中法天津条约》仍属有效外,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:(1)《中法天津条约》中规定的二百万两赔款增至八百万两;(2)赔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产,法方在中文约本上又私自增加“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,建造自便”等字样;(3)增开天津为商埠;(4)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。
原称《中法续增条约》。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。咸丰十年九月十二日(1860.10.25)清钦差大臣奕訢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签订。共十款。除确认《中法天津条约》仍属有效外,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:(1)《中法天津条约》中规定的二百万两赔款增至八百万两;(2)赔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产,法方在中文约本上又私自增加“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,建造自便”等字样;(3)增开天津为商埠;(4)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。
西汉高帝六年(前201)封楚左尹项缠为射阳侯。因在射水之阳得名(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引应劭曰)。治今江苏宝应县东北射阳镇。惠帝三年(前192)国除为县。属临淮郡。东汉改属广陵郡。三国时废。西晋太康元年(
1135—1206金绛州正平(今山西新绛)人,字景韩。正隆五年(1160)词赋进士。明昌二年(1191),任曹王永升王傅,兼同知定武军节度使事,奉旨从曹王宴赐北边部落。归朝后上表建议省诸部贡马回赐费用
即“吉里迷”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内。明初宫城。清初遭到破坏。后为八旗驻防城。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。今残存午朝门、东华门、西华门及内外五龙桥、玉带河等遗迹。建国后已把明故宫部分遗存石刻集中于午朝门内。
①又名滍水。即今沙河,源出河南鲁山县西尧山(东大尖),东流经县南,又东经平顶山市南、叶县北,又东入汝水。《左传》僖公三十三年(前627):“晋阳处父侵蔡,楚子上救之,与晋师夹泜而军”,即此。②上游即今
春秋时秦国、晋国之间战役。鲁僖公三十二年(前628)冬,晋文公死后,戍守郑国的秦将杞子密告秦君,谓受郑命掌管郑都北门,若潜师而来,可得其国。秦穆公命孟明视率军袭郑。次年春,秦军因密谋泄露,灭滑(今河南
见“齐山”。
唐代妇女的一种面容修饰。长庆中,妇人去眉,以丹紫三四横约于目上下,时谓血晕妆。
书名。清林春溥编撰。四卷。古代典籍往往因故散佚,但其残篇遗文,每每可采而得。林氏广泛搜集,如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周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竹书纪年》、《纬候》、《世本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礼》的逸文或逸篇,及古铭、古
蕴蓄宏富,根底深厚,尤长于金石与群经考证。著有《群经义证》、《经读考异》、《金石三跋》、《金石文字续跋》、《授堂札记》、《授堂文钞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