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苦
又译也古、野苦。哈撒儿之长子,继承父位。元太宗八年(1236),受封般阳路(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南淄川镇)五户丝户二万五千。宪宗元年(1251),拥戴蒙哥为帝。次年,奉命东侵高丽。后被封为淄川王。
又译也古、野苦。哈撒儿之长子,继承父位。元太宗八年(1236),受封般阳路(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南淄川镇)五户丝户二万五千。宪宗元年(1251),拥戴蒙哥为帝。次年,奉命东侵高丽。后被封为淄川王。
见“盐丁”。
官名。(1)通直散骑侍郎的简称。(2)隋大业三年(607)谒者台置,员三十人,从六品,据事大小出使。唐武德七年(624)置为从六品下文散官。宋初因之。元丰三年(1080)废文散官,遂用为新寄禄官,正八
661—702唐梓州射洪(今四川射洪西北)人,字伯玉。少使气任侠,后发愤苦读。开耀进士。上《大周革命颂》,为武则天赏识,授麟台正字,迁右拾遗,上书言事,不畏权贵。曾反对袭击蜀地西边羌人,反映蜀民疾苦。
?—前487春秋时曹国国君。公元前501—前487年在位。曹靖公之子。伯阳十四年(前488),宋景公出兵围曹国。次年破曹都,他被俘杀,曹国遂亡。
古代原始的经度概念。金末元初耶律楚材在西域观察天象时发现。《大明历》关于月食的预报,与月食实际发生的时刻,在中原地区相差较小,在寻斯干(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)相差甚大。因而提出:“以寻斯干城为准,置
书名。近人张尔田撰。八卷。张氏字孟劬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。清举人,曾官知县。是书为考镜六艺及诸子学术流别而作,凡三十八篇,附篇四。首卷四篇,总论史为六艺、诸子之源及古代史官沿革。其余各卷分论道、墨、
战国时齐国接待游士、说客、学者之所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司马贞索隐引虞喜语:“齐有稷山,立馆其下以待游士,名曰稷山馆。”又名稷馆、棘下、稷下等。稷山在临淄城外,上有后稷祠,因得名。
西汉置。治今河北三河市西南。属渔阳郡。东汉改为潞县。
东汉灵帝年号(168—172)。凡五年。
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北黄旗海。《辽史·天祚皇帝纪》:保大二年(1122),天祚帝闻金师将出岭西,遂趋白水泺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