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兰府
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以原三姓副都统辖地改置。治三姓城(满语称三姓为依兰喀喇,即今黑龙江依兰县)。领大通、汤原二县。1906年又增领临江州。1909年更增领方正、桦川、富锦等县。辖区相当于今黑龙江通河、方正县以东,鹤岗市及绥滨县以南,富锦市以西,勃利县及七台河市以北。1913年废府为依兰县。
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以原三姓副都统辖地改置。治三姓城(满语称三姓为依兰喀喇,即今黑龙江依兰县)。领大通、汤原二县。1906年又增领临江州。1909年更增领方正、桦川、富锦等县。辖区相当于今黑龙江通河、方正县以东,鹤岗市及绥滨县以南,富锦市以西,勃利县及七台河市以北。1913年废府为依兰县。
官名。南朝宋置,集曹长官,七品。常为“集曹行参军”省称。
858—929五代时荆南(南平)建立者。公元924—929年在位。陕州硖石(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)人,字贻孙,本名季昌。唐末,为汴州富户家僮,后附朱温,冒姓朱,以军功知名。天复三年(903),拜宋州刺史
官名。北齐置。为左右卫府直荡属官,统勋武前锋副都督及勋武前锋五职等,禁卫宫掖。七品上。
晋南阳安众(今河南镇平东南)人,字子骥。少尚质素,志存隐逸。桓冲闻其名,请为长史,固辞,乃亲到其家,相谈至昏乃退。虽冠冕之族,凡厮伍婚丧,必躬往造,居阳岐(山名,在今湖北石首)当官道,人物往来,躬自供
书名。清薛凤祚根据波兰传教士穆尼阁所传科学知识汇编的《历学会通》中的一部,一卷。顺治十年(1653)成书。是书是正弦、余弦、正切、余切四线的对数表,其中度以下分为一百分,每分都有对数,系薛凤祚所自推,
清末浙江会稽(今绍兴)人,字虚谷。自幼读医书,推崇叶桂、薛雪之说。对刘河间、李东垣、朱震亨、张景岳等说则善于撷取其精华,并能提出中肯之见。在杂病辨治上亦有丰富经验。提倡张仲景辨证论治之理论。著有《医门
商办企业。清光绪二十年(1894)由宋春鳌集股创办于吉林三姓(今黑龙江依兰)。开办费耗银十万两。为清末较早使用机器采掘的私营金矿。二十六年停办。
唐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乾符进士。咸通末有诗名,创变体律诗,每句末字平仄皆押韵。作《焚书坑》诗,讥刺秦始皇焚书坑儒。原集一卷,已佚,《全唐诗》收诗二十六首。
①(?—前207)秦末陵县(今江苏泗阳西北)人。陈胜、吴广起义后,率众响应,及闻陈胜军败,拥立景驹为楚王,军彭城东,后被项梁所杀。②东汉陇西(今甘肃东南)人,字士会。桓帝时,为郡上计吏,赴洛阳,妻徐淑
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南朝宋元徽二年(474),桂阳王休范反,攻建康。其将丁文豪破台军于皂荚桥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