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贞木
明初苏州吴县(今属江苏)人,初名桢,以字行,更字有立。元季避乱不仕。洪武初以荐起,历广东乐昌、江西都昌知县。因族人犯法受累,归里授学。晚年受诬逮入京,事白将归,暴病卒。好园艺、植物学,著有《种树书》、《立庵集》等。
俞贞木
明初苏州吴县(今属江苏)人,初名桢,以字行,更字有立。元季避乱不仕。洪武初以荐起,历广东乐昌、江西都昌知县。因族人犯法受累,归里授学。晚年受诬逮入京,事白将归,暴病卒。好园艺、植物学,著有《种树书》、《立庵集》等。
俞贞木
与显教相对。参见“密宗”。
即“珠崖”。
1608—1651明末湖广江陵(今湖北荆州)人,号别山。张居正曾孙。崇祯中以荫补中书舍人。南明永历朝官兵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,总督诸路军马,知兵有胆略。永历四年(清顺治七年,1650),与瞿式耜同守
官名。清八旗步军营之职官。左、右翼各一人,正三品。掌率八旗步军以供守卫巡警。初名步军总尉,乾隆十九年(1754)更名步军翼尉。
?—198东汉末五原九原(今内蒙古包头西)人,字奉先。善骑射,号为飞将。灵帝时,为并州刺史丁原主簿。后为董卓所诱,杀原归卓,遂任骑都尉。与卓誓为父子,护卫卓之起居行止。迁中郎将,封都亭侯。后因失卓欢心
唐尚书省户部司办事章程。式文已佚。《唐律疏议·捕亡·在官无故亡》于解释“边要之官”时,引本式“灵、胜等五十九州为边州”一句。《唐会要·缘封杂记》亦引本式关于食封人身殁后,其封物的分配办法一条。
唐律术语。大理寺在审判案件失误时,本寺的各级官吏俱应受罚,但根据其官职及责任之不同而相应减罪,称公坐相承减。如判官(大理丞)判罪失出,减本罪五等论处;如能捕获其误放之犯人,又减罪一等;通判之官(大理少
武则天时,酷吏对犯人的残害行为。如将犯人耳装泥,头罩笼,折肋骨,签钉手指,悬发熏耳,伤害四肢等。
东汉桓帝刘志陵墓。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。永康元年(167)十二月桓帝卒,建宁元年(168)二月葬此。
官名。秦汉之际楚怀王改郡守为郡长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(怀王)以沛公为砀郡长。封武安侯,将砀郡兵。”颜师古注引韦昭曰:“秦名曰守,是时改曰长。”又《汉书·灌婴传》颜师古注:“长,亦如郡守也,时每郡置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