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旗帜
官名。太平天国军中给事官。参见“军中典官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军中给事官。参见“军中典官”。
书名。清李慈铭撰。正编、补编共六十四册。系按日记述的读书札记及友朋交游文字酬答、书函往来、政治议论等。始于咸丰三年(1853),止于光绪十五年(1889),中间因故有少数间断。李氏每读一书,必求其所蓄
书名。清赵翼撰。三十六卷,附补遗一卷。实为廿四史箚记,以乾隆初《明史》修成诏刊廿二史之时,《旧唐书》、《旧五代史》尚未定为正史,乃因明人所称“二十一史”之习惯,另加《明史》,故名。全书按廿四史先后分卷
又称胤甲。夏王。扃之子。即位后迁居西河(《古本竹书纪年》)。西河在今山西西南部,一说在黄河之西,今陕西境内。
官名。清代工部宝源局之主官。隶工部钱法右侍郎。顺治元年(1644)设,满、汉各一人,领局事。缺出由各部院司员内保送简派,两年一更代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隶度支部。
在今河北广宗县南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建兴元年(313),石勒“攻乞活李恽于上白,斩之”;永和五年(349)后赵司空李“农奔广宗,帅乞活数万家保上白”,均即此。
即“清德宗”。
元代差役名目。城市录事司下分设隅、坊二级。隅设隅正,坊设坊正,在当役人户中轮流差充,役期各地不同,或周岁一更,或一季一更。一隅(坊)往往同时设隅(坊)正数人,负责所辖地段内催办赋税,羁管罪人、递运官物
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,主管军中法律事务。
女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司赞之佐。协掌朝见、宴会、赞相之事。唐、宋、金、明历朝沿置。明永乐后其职尽归于宦官。参见“二十四典”。
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元年(376),前秦苻坚遣苻洛击代,代王拓跋什翼犍使刘库仁御之,战于石子岭,库仁大败;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附贾耽记夏州通大同、云中道从夏州北渡乌水,百二十里至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