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刘献之

刘献之

北魏博陵饶阳(今河北饶阳东北)人。先受业于勃海程玄,后博览群书,声名颇著,时人号称“儒宗”。北朝《毛诗》学者皆出其门下。“魏承丧乱之后,《五经》大义虽有师说,而海内诸生多有疑滞,咸决于献之。六艺之文,虽不悉注,所标宗旨,颇异旧义”(《北史·刘献之传》)。撰有《毛诗序义》、《三礼大义》、《三传略例》诸书,已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鞑靼漂流记

    书名。清顺治元年(1644)阴历四月,日本商船被海上风暴吹到中国清朝统治下的也春屯(图们江口以北),当地居民瓦尔喀人俘获幸存的日本商人十五名送到盛京(今沈阳),时清朝已开始向北京迁都,盛京留守官员又将

  • 河西四郡

   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(前121),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降汉后,以其故地置酒泉、武威、张掖、敦煌四郡。各郡建置年代,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有关纪、传、志记载不一,近人考订迄无定说。大体酒泉郡设置最早,武威、敦煌郡

  • 疏勒都督府

    唐羁縻都督府名。约贞观九年(635)置于疏勒。故地在今新疆喀什。隶于安西都护府。约贞元六年(790)后废。

  • 公安派

    亦称公安体。明末文学流派。以湖广公安(今属湖北)人袁宗道、袁宏道、袁中道兄弟为代表。反对刻意仿古,诗文宗白居易、苏轼,主张独抒灵性,清新轻俊。

  • 宣借

    宋制,凡前任宰执,自太中大夫和正任刺史以上致仕臣僚,已故宰执、节度使、承宣使和管军观察使,现任和前任节度使至刺史之家,按规定可分别配置四名至三十五名军人或胥吏,充当侍卫,称宣借。

  • 方宪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下有方宪中士,正二命。一说其掌刑狱诉讼。北周沿置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若邪溪

    邪一作耶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①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。源出若邪山,北流入运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),“南郡王中兵参军张彪等起兵于若邪山”,即此。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,相传西施浣纱于此,故一

  • 周必大

    1126—1204南宋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字子充,又字弘道,自号平园老叟。绍兴进士,授徽州司户参军。孝宗即位,除起居郎,迁权中书舍人。权给事中,缴驳不避权幸。任枢密使,创诸军点试法,整肃军政。淳

  • 蔡征(徵)

    南朝陈济阳考城(今河南民权东北)人,本名览,字希祥。初为梁南徐州主簿。寻授太学博士。入陈,历事武、文、废、宣与后主五朝。博通有口辩,熟知当朝制度、宪章仪轨、户口风俗、山川土地。为后主器重。拜吏部尚书,

  • 河曲

    地区名。指今山西永济市蒲州南至芮城县西南一带地区。黄河自北向南流,至此折而东流,成一大弯曲,故名。《竹书纪年》:晋惠公十五年(前636),“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,涉自河曲(《水经·河水注》引)”;《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