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假
秦汉称今内蒙古河套以北、阴山以南夹山带河地区为北假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),蒙恬将兵北逐匈奴,“度河据阳山(今阴山)北假中”,即此。汉代以地膏壤殖谷,曾置田官。王莽始建国三年(11)以赵并为田禾将军,发戍卒于此屯田。
秦汉称今内蒙古河套以北、阴山以南夹山带河地区为北假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),蒙恬将兵北逐匈奴,“度河据阳山(今阴山)北假中”,即此。汉代以地膏壤殖谷,曾置田官。王莽始建国三年(11)以赵并为田禾将军,发戍卒于此屯田。
即“小野妹子”。
西汉置。治今安徽宣州市。为丹阳郡治。有铜官。两晋、南朝为宣城郡治,梁、陈并为南豫州治。隋大业初改为宣城县。
书名。清杨毓秀著。八卷。编年体。据有关镇压西北回民起义的奏疏、记述编成。记陕甘、新疆回民起义有关史事,起同治元年(1862),迄光绪十三年(1887)。凡《志陕西》、《志甘肃》、《志新疆》三篇。颂扬清
辽代太祖及近亲之后,称横帐、孟父房、仲父房、季父房,统称四帐皇族。参见“一帐三房”。
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四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四年(897),李克用将兵击幽州刘仁恭,至安塞军攻之,“幽州将杨师侃伏兵于木瓜涧”,克用大败,失亡大半,即此。
学校名。清光绪十三年(1887)六月,两广总督张之洞在黄埔博学馆旧址开办。水、陆师各招收七十名学生入学肄业:由旧博学馆学生中挑选三十名称内学生;从军营中挑选二十名为营学生;考收二十名十六岁至三十岁的文
1817—1882清河南武陟人,字旭初。道光进士。咸丰八年(1858)授顺天府丞。十年以左副都御史衔督办团练,镇压捻军。提出“平捻方略”,授礼部侍郎。同治四年(1865)援救僧格林沁不力,被革职。七年
?—前423战国时郑国国君。公元前423年在位。名已。郑共公之子。即位当年,晋韩武子伐郑,他被杀。
在今云南晋宁县一带,一说即县东南五里,东北流入滇池之小水,或说在今大理市附近。隋开皇中,史万岁为行军司马,自蜻蛉川至渠滥川,破夷落三十余部,即此。
明清时与瑶山、官府及商人均有交结的人。多以通报官府动静,取得瑶民信任,充当入山贸易的商人与瑶山之间的中间人。平时为官府刺探瑶山虚实,镇压时充当向导,通过此类活动取得不正当的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