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匠班银

匠班银

明代轮班工匠代役之银。成化二十一年(1485)定:班匠愿出银代役者,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,北匠出银六钱。不愿出银者,仍旧当班。弘治十八年(1505)定,南北班匠统一每班征银一两八钱,遇闰征银二两四钱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,全国班匠一律以银代役。按照四年一班,每班每名征银一两八钱,分四年缴纳,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。北京工部岁入匠班银六万四千余两。清初曾一度取消匠籍,统编入民籍,照民一例当差。实行未久,又恢复对该项银之征解。康熙三十六年(1697)改革此制,首次于浙江将其摊入地丁,于全省地丁下带征。其后,湖北、山东、湖南各省均照浙江例实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如者室韦

    唐室韦二十余部之一。在今嫩江支流甘河和诺敏河流域,南为山北室韦,北为婆莴室韦。天宝七载(748),先后二次以如者室韦名义朝唐。

  • 大唐峰

    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启二年(886),田令孜劫僖宗入蜀,邠宁帅朱玫遣其将王行瑜追击,杨晟诏李铤、李茂贞等“屯大唐峰以拒之”,即此。

  • 泰一

    天神名。西汉武帝时,方士谬忌奏祠泰一方,以为天神贵者泰一,泰一佐曰五帝,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,每日设太牢,前后七日。于是武帝令太祝立泰一祠于长安城东南郊,常依谬忌之法奉祠。

  • 章得象

    978—1048北宋建州浦城(今属福建)人,字希言。咸平进士。居翰林十二年,刘太后听政期间能独立自守,以此为仁宗所赏识。仁宗亲政后擢同知枢密院事,旋拜相。在中书八年,不用宗党亲戚。庆历中,对范仲淹等推

  • 药斑布

    明代苏州府、嘉定县及安亭镇所产之棉布,为青蓝色印花布。布面呈药斑花纹,故名。

  • 力差

    即力役。指明代均徭差役出力不出银,以其亲身应役者。如各府州县之皂隶、门子、斗级、库子、弓兵、铺司兵等。

  • 庚申英夷入寇大变记略

    书名。不著撰人。抄本。是书记载清咸丰十年(1860)英法联军入侵天津、北京之情形,于清军的抵御、清廷和战不定、张皇失措等叙述较详。惟似得诸传闻,故间有不实处。收入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·第二次鸦片战争》

  • 都提举万亿赋源库

    官署名。元代置,属户部。掌丝绵、布帛诸物。都提举一员,正四品。下设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。

  • 清理财政处提调

    官名。清末度支部清理财政处长官。宣统元年(1909)设。二人,正三品,以本部左、右丞兼充。掌管理本处,总司清理财政事宜。

  • 杨文安

    1241—1282元成州天水(今甘肃天水南)人,字泰叔。宋降将杨大渊之侄。世祖时为监军,从攻四川,屡败宋兵。攻克开州、达州、万州、咸淳府、绍庆等地,升任开达忠万梁山等处招讨使、阆州夔东路安抚使军民元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