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乐郎
官名。金代教坊二十五阶官第十九阶,正八品下。元为十五阶官第十阶,正七品。明废。
官名。金代教坊二十五阶官第十九阶,正八品下。元为十五阶官第十阶,正七品。明废。
官名。西晋永熙元年(290)置,与太子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傅、少保合称东宫六傅,掌辅导太子,三品。东晋、南朝省师、保,唯置二傅。北魏、北齐复置,皆三品,并与太子少傅、少保合称东宫三少。隋、唐、五代多作
即“婆罗门”。
见“大晟府”。
五代吴顺义七年(927)改唐年县置。治今湖北崇阳县。属鄂州。南唐改名唐年县。北宋开宝八年(975)复为崇阳县,仍属鄂州。元属武昌路,明、清属武昌府。
一作硖州。北周武帝改拓州置,因扼三峡之口得名。治夷陵县(今宜昌县西北,唐贞观时移治今宜昌市,南宋端平初移治江南岸,元仍移江北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远安、宜都等市、县地,唐代略大。宋属荆湖北路。元至元
儒家描述的一种次于“大同”的理想社会。以夏至西周为构想蓝本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今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,各亲其亲,各子其子,货力为己。”天子、贵族世代相袭,以“礼义”为治国之法,用以正君臣,笃父子,和夫妇
仇池国君称号。自东晋咸康三年(337)仇池氐人杨初杀族兄杨毅自立,至隆安三年(399)杨氏子孙篡夺相仍,均用此称号。
①指“道”本来如此,即自然而然,不假人为。语出《老子》二十五章“道法自然”。后演变为魏晋玄学命题,旨在说明同“名教”的关系。何晏《无名论》:“夏侯玄曰:‘天地以自然运,圣人以自然用,自然者,道也。’”
?—477北魏范阳(治今河北涿州)人,小名真奴,字元盛。太武帝时为中书学生。娶阳平王杜超女,除中书助教博士,入授太子经。及文成帝即位,领中秘书,赐爵扶风公。出为相州刺史。天安元年(466)上疏请立学校
春秋时鲁国于鲁成公元年(前590)进行的军赋变革。《左传·成公元年》:“为齐难故,作丘甲。”《司马法》载井田制下军赋,十六井为丘,四丘为甸,甸出兵车一乘,牛十二头,甲士三人,步卒七十二人。今使丘出甸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