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制抚年表
书名。近人吴廷燮撰。二卷。起自建炎元年(1127),止于德祐二年(1276)。编纂整理了南宋一代的宣抚使、安抚使、制置使设置沿革。高宗一朝依据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,此外各代则从编年、别史、地志、政书、文集、杂传、小说等资料搜集,按路别逐年排列。汇入《历代方镇年表》。
书名。近人吴廷燮撰。二卷。起自建炎元年(1127),止于德祐二年(1276)。编纂整理了南宋一代的宣抚使、安抚使、制置使设置沿革。高宗一朝依据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,此外各代则从编年、别史、地志、政书、文集、杂传、小说等资料搜集,按路别逐年排列。汇入《历代方镇年表》。
1245—1293蒙古扎剌儿氏。木华黎四世孙。元世祖中统初,为宿卫长。至元二年(1265),任中书右丞相。十二年,以行中书省、枢密院事从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。次年,被诸王昔里吉劫持。二十一年,获释
后金天命元年(1616)所铸之制钱。分满、汉文两品。钱式一面有字,一面无字。满文钱文为老满文,钱质较重。天命通宝
西汉初置。治莒县。属齐国。惠帝二年(前193)齐王肥献城阳郡为鲁元公主汤沐邑,属鲁国。文帝元年(前179),复以城阳郡等予齐。二年,改为国。东汉建武中废。建安三年(198)复置。治东武县(今诸城市)。
官名。周代置,为宫廷内侍官员。
①官名。一州之长。《礼·曲礼下》:“九州之长,入天子之国,曰牧。”汉代及其后,州牧亦省称牧(参见“州牧”)。清代为知州别称。②见“牧夫①”。③地名。或谓即牧野。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北。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:
清代专用语。即八旗、八家公有,与八家家下私有相对而言,清初与“国有”意同。
1363—1440明山东昌邑人,字如锡,号后乐翁。洪武时内监生,历金吾前卫经历。上书论政,太祖奇之,超拜工部右侍郎。成祖即位,进工部尚书,改北平行部。坐事谪办事官。不久复职,督安南军饷。永乐五年(14
官名。三国吴置,负责治安事宜。《三国志·潘璋传》:“(璋)讨山贼有功,署别部司马,后为吴大市刺奸,盗贼断绝,由是知名。”
书名。原称《阙史》。唐高彦休撰。二卷。书成于中和四年(884)。以所集草稿散佚过半,定稿时又有所删削,故名。记大中、咸通以来人物、琐事、掌故、传说等,间附议论,凡五十一条。所记唐末以缣帛为流通手段,楚
祭礼名。(1)品官新受恩典,祭告家庙祖墓,告文用黄纸书写,祭毕焚去,故名焚黄。后亦称祭告祝文为焚黄。(2)明代属凶礼。为祭祀已故皇妃之礼。始定于永乐中。贵妃王氏死后,设坛祭,七七、百日期、再期皆祭赠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