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直隶
简称南直。见“直隶省”。
简称南直。见“直隶省”。
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南还乡河源附近。《魏书·高宗文成帝纪》:太安三年(457):“将东巡,诏太宰常英起行宫于辽西黄山”,即此。
南宋咸淳七年(1271)置,因淮、漴、浍、沱、潼五河汇流于此得名(《宋史·地理志》)。治今安徽五河县南旧县湾。为淮安军治。元属泗州。明属凤阳府。永乐元年(1403)徙治今县西北,嘉靖二十五年(1546
辽皇族。李胡之次子。穆宗应历三年(953)谋反被执,获释。景宗保宁元年(969)封卫王。
西夏仁宗时帝师。号贤觉,任讲经律论、功德司正、偏袒都大提点,受俱足封号。曾与仁宗同署名详勘《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》经。或说为吐蕃僧人。
简称为不,古陶瓷术语。产于徽州祁门县(今属安徽)坪里谷口二山。舂细淘净,制如土砖,名曰白不。瓷土矿经粉碎淘洗后,制成砖状土块,以备用,景德镇人称为不子。
①一名泉山。在今广东增城市东。苏轼《游白水山佛迹岩记》:“白水山,罗浮之东麓也。有悬泉百仞,山八九折,折处辄为潭。旁有巨人迹数十,谓之佛迹岩。”②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南,为四明山西麓。山壁峭立,有泉四十二
书名。南宋赵时庚撰。时庚,宋宗室,自称爱兰成癖。书作于绍定六年(1233)。全书五篇,分叙兰花容质、品兰高下、天下爱养、坚性封植、灌溉得宜。不仅记兰的各品种形色特点,还记品种和培护方法。是中国最早关于
仆(僕)见“太仆”。
1805—1869清江西庐陵(今吉安)人,字莘农。道光进士。由翰林院编修累迁至刑部右侍郎、福建学政。注意西方入侵对清朝统治的威胁,有“今日救时之要,首在防夷”之议。咸丰八年(1858)任通政使。次年出
官名。北周置。正四命。《隋书·韦世康传》:“周武帝时,(韦艺)数以军功,致位上仪同,赐爵修武县侯,邑八百户,授左旅下大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