及时行乐报
报纸名。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一日(1901.12.11)在上海创刊。日出六版,四版用于刊登广告,两版刊论说、采风问俗、笑林杂录、花丛汇纪、梨园谈艺、杂访等消闲文字,间用吴语方言撰文。停刊时间不详。
报纸名。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一日(1901.12.11)在上海创刊。日出六版,四版用于刊登广告,两版刊论说、采风问俗、笑林杂录、花丛汇纪、梨园谈艺、杂访等消闲文字,间用吴语方言撰文。停刊时间不详。
亦称黑宝塔,俗称北塔。在今宁夏银川市北郊。相传为十六国时赫连勃勃始建,清康熙四十八年(1709)和乾隆三年十二月(1739.1)两次地震毁坏。今塔为乾隆四十三年重建,九层十一级,每层十二龛,共一百零八
又作鲁鲁厮、罗罗章。罗罗斯为蒙古语罗罗加复数语尾-s的音译,元代专指今四川西昌地区和大凉山的彝族。唐于此建越巂郡,故称此地为越巂。后为南诏所并,置建昌府,故又名建昌,土名建都。元置罗罗斯宣慰司,下辖建
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)置苏州卫,二十六年改为宁番卫。治今四川冕宁县。属四川都司。二十七年改属四川行都司。辖境相当今冕宁、喜德二县地。清雍正六年(1728)改为冕宁县。
?—1729清满洲正白旗人,纳喇氏,字笃之。初官钦天监博士,后出为永定河分司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,随圣祖南巡,奉命修治黄河。六十一年授山东按察使,兼理运河事。次年任河道总督,曾劝令道厅官员栽种柳
见“右武郎”。
即今四川泸州市纳溪区。北宋皇祐三年(1051)以江安县纳溪口置。南宋绍定五年(1232)升为县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熙宁十年(1077)“罗苟夷犯纳溪寨”,即此。
官署名。(1)明代户部十二属部之一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改原民部、度支部、金部、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,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。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二人,领陕西布政司户口、钱粮等事。下设四科:
书名。南宋侯望撰。五卷。记载自汉建元(前206)至南宋初一千三百三十五年间的年号,总八百三十八,为字二百三十五,其中有重用、三用至九用者。
明清征税的标准和实施条例。施用于钞关和海关。明景泰二年(1451)曾定估计价值收税条例。清代各钞关征收方法和标准不尽相同。皆令管关官员详刻木榜竖立关口街市,并责令地方官将税则刊印小册,每本作价二分,听
宋学校逐舍升补制度。熙宁四年(1071),太学实行三舍法,学生由外舍升补内舍,由内舍升补上舍。武学、宗学等亦实行此制。参见“三舍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