叔振铎
即“曹叔”。
即“曹叔”。
555—604隋安定乌氏(今甘肃泾川东北)人,字玄虑,一作玄宪。初仕北周,为仓曹参军。入隋,为兵部侍郎。开皇中,历比部、刑部侍郎、治书侍御史、尚书左右丞等,有能名。后为并州总管司马。炀帝即位,并州总管
书名。近人梁启超撰。正篇有六,计为《变法实情》(一作《改革实情》)、《废立始末记》、《政变前纪》、《政变正纪》、《政变后论》(一作《政变后之关系》)、《殉难烈士传》。附录三种,即《改革起原》、《湖南广
官署名。后金天聪二年(1628)四月设于盛京,是清朝内阁之早期组织。皇太极命儒臣分为两班,轮流入值,以巴克什达海等四人职任翻译典籍,以巴克什库尔缠等四人记注本朝政事。文馆初设,其组织和制度均不完善,处
?—579北周太原祁县(今属山西)人,小名沙门。鲜卑族。冒称汉司徒王允之后。北周武帝即位,授前侍下士,迁内史下大夫,亲遇日重。助帝密图权相宇文护,转内史中大夫,参预军国大政。建德五年(576),从平并
书名。南宋龚颐正撰。一卷。起熙宁元年(1068),止绍熙五年(1194),以续司马光《稽古录》,而叙述繁杂。其记绍熙末定策立宁宗事,归功于韩侂胄。庆元初上之。侂胄败,有诏毁板,其书不传。
官名。北宋景祐元年(1034)始置,选三丞以上曾任知县人充任,掌纠绳百官,肃清纪纲。任职满二年除正任御史,再供职二年即除三司或开封府判官。元丰改制罢。
任官制度。明代户部十三司官员三差之一。疏名上请而任。
封国所入之租粟。西晋江左诸国并三分食一。东晋太兴元年(318),始制九分食一。
明熹宗陵墓。参见“十三陵”。
官员铨选制度。元代规定从七品以下官员由吏部注拟,一月一次铨注。明时吏部每月开选一次,但单、双月有所不同。初授官及考定升降之官归双月大选,改授、改降、丁忧、候补者归单月急选。清沿用明制,京官自郎中以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