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隆贤
清广西人。早年参加太平军。初为两司马。咸丰三年(1853)克南京,累升监军、总制、恩赏检点,守太平门。四年升指挥,随黄再兴守汉阳。武汉失陷,守田家镇。田家镇失陷,随秦日纲走九江。六年率军援武昌。武昌失陷后,从韦志俊转战鄂、赣。九年,韦在池州(今贵池)叛变,与刘官芳等随杨辅清夺回池州。以后转战皖、赣、苏各地。次年随军破江南大营。同治元年(1862)封奉王。次年九月在石埭降清。
清广西人。早年参加太平军。初为两司马。咸丰三年(1853)克南京,累升监军、总制、恩赏检点,守太平门。四年升指挥,随黄再兴守汉阳。武汉失陷,守田家镇。田家镇失陷,随秦日纲走九江。六年率军援武昌。武昌失陷后,从韦志俊转战鄂、赣。九年,韦在池州(今贵池)叛变,与刘官芳等随杨辅清夺回池州。以后转战皖、赣、苏各地。次年随军破江南大营。同治元年(1862)封奉王。次年九月在石埭降清。
地名。即今山西平陆县北张店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四年(897),“河东将李嗣昭败陕兵于猗氏,又败之于张店,遂解河中之围”,即此。其地“南扼颠軨,北控盐坂,向为南北孔道”(《清统志》解州关隘张店镇引《
1803—1842清湖北崇阳人,名世雄,以字行。生员出身,在乡为塾师。道光十六年(1836)因故革去功名,流徙孝感。二十一年潜返故里,乘民众闹漕抗粮之际,于十二月十日(1842.1.20)与陈宝铭、汪
官名。唐武德七年(624)改车骑将军为郎将,分左、右,左、右卫之亲、勋一、勋二、翊一、翊二凡五府及诸卫翊府皆置,为其府中郎将副贰,各一人,正五品上;太子卫率府之亲府、勋府、翊府三府亦置,各一人,正五品
?—1750清满洲镶红旗人,栋鄂氏。起家世职。雍正时从征准噶尔,曾参加和通泊之战及额尔德尼昭之战。乾隆初历官正红旗满洲副都统、定边左副将军、左都御史。乾隆十四年(1749)任驻藏大臣,次年至藏。时西藏
即今江苏南京市西清凉山。唐以前江流紧逼山麓,山壁受江水冲刷近乎垂直,崖石暴露在外,因名。一说自江北而来,山皆无石,至此山始有石,故名。因山上有城(即石头城),又名石城山。六朝时为都城建康江防要地。唐李
即“本草图经”。
春秋末鲁国人,名皮。孔子弟子,见《孟子·尽心下》。
书名。一名《海纪辑要》。清初夏琳撰。三卷。记郑成功兴复始末,纲目体,按年月编载。起于隆武元年(1645)唐王建国福州,迄于永历三十七年(康熙二十二年,1683)郑克塽降清,对郑氏三世之事,巨细毕载,为
清代总督仓场侍郎的省称。
?—475北魏时高昌王。和平元年(460),被柔然立为高昌王。高昌称王自此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