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右师

右师

①军队建制。商代置。②官名。春秋时宋国置。为六卿(执政大臣)之一,掌君臣百官教训,又与左师兼掌四乡政令。战国时齐国亦置。③官署名。战国时东周国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盐邑志林

    丛书名。明天启间樊维城汇编,七十卷。维城,湖广黄冈(今属湖北)人,万历进士,官至福建按察副使。本书系作者知浙江海盐任内,汇集该地历朝著作而成,凡四十一种(其中明代二十九种),所收多经解、纪事、杂说之作

  • 育阳县

    育一作淯(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)。西汉置。治今河南南阳市南、白河西岸。属南阳郡。东晋孝武帝时为避简文帝讳,改淯阳为云阳,后周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淯阳县,八年又废。

  • 常服

    皇帝、太子、后妃、诸王、百官及命妇通常穿戴之服。历朝历代制度不同。隋代皇帝听朝,以赭黄文绫袍,乌纱帽,折上巾,六合靴,与贵臣通服。百官常服同于庶民。唐初,以赭黄袍、巾带为常服。腰带则一、二品銙以金,六

  • 公子汜

    即“公子池”。

  • 割鹿

    即“葛逻禄”。

  • 岛夷

    ①古族名。见于《尚书·禹贡》。先秦时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。长于以贝壳编成服饰。一说为台湾土著先民,即东鳀人(胡渭);一说指琉球、吕宋诸地(杨守敬);或以为指东南沿海越族,今舟山群岛一带(《定海厅志

  • 金部

    官署名。魏、晋、南北朝为尚书省诸郎曹之一,设郎(郎中、侍郎)为长官,隶度支尚书。北魏前期置为尚书曹,设尚书、长、郎等官,孝文帝改制后仍为郎曹。掌审核全国库藏钱帛出纳帐籍、钱币铸造及有关度量衡的政令。隋

  • 三略汇编

    书名。又名《三略类编》。清毛祥麟编纂。十二卷。包括《海疆纪略》(记鸦片战争)、《会匪纪略》(记上海小刀会)、《粤逆纪略》(记太平天国),合称《三略》。材料大都采自当时谕折、笔记、稿本以及传说,加以增删

  • 咽面

    一作样磨。古西域部落名。原游牧于夷播海(巴尔喀什湖)以东、伊丽水以北、金山以西地区,与处木昆、车鼻施等错居。唐初于其地置咽面州,隶燕然都护府。永淳元年(682)随阿史那车薄反唐,为安西都护王方翼破于热

  • 九六城

    洛阳之俗称。西晋时,扩建曹魏洛阳旧城,南北长九里七十步,东西宽六里十步,略其余数为九六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