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龙武军将军
官名。唐北衙禁军统兵长官之一。开元二十七年(739)改右万骑营为右龙武军置,二员,从三品。贞元三年(787)增为三员,为右龙武军大将军副贰。
官名。唐北衙禁军统兵长官之一。开元二十七年(739)改右万骑营为右龙武军置,二员,从三品。贞元三年(787)增为三员,为右龙武军大将军副贰。
?—1864清广东人。咸丰四年(1854)在广东参加天地会起事。六年至赣加入太平军。次年随石达开出走。十年脱离石达开,隶李世贤部,封天将,后授列王。同治三年(1864)在浙江昌化为清军所败,徙转江西德
书名。一名《最新高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》。清末姚祖义纂。四卷,凡六十课。叙太古至义和团运动失败、慈禧太后西逃及回京等有关史事。末附《人名地名异译表》。每课一百至三百余字,简明扼要,略古详今。为高等小学
西汉末南阳(今属河南)人。平帝时为大司徒司直,使张竦草奏颂王莽功德,比之周公。为八使巡览天下风俗,诈为郡国造歌谣颂莽,凡三万言。以此封南乡侯,后与刘歆等治明堂、宣教化。迁司威,使监军,击翟义。复迁司命
书名。清刘锦棠撰。十六卷。起自光绪四年(1878)三月,迄于光绪二十年三月。为研究新疆近代历史尤其是关于建省、屯田、外患等史事的重要史籍。有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湖南长沙刻本。
1638—1703清满洲正黄旗人,伊尔根觉罗氏。顺治进士。初由礼部笔帖式授主事。康熙十二年(1673)累官至内阁学士。十六年晋工部尚书,寻调户部尚书,曾往江南督造船只,以入洞庭湖断吴三桂粮道。二十一年
即冬至。一年之中,冬至日白昼最短,因名。古时每日分为百刻,冬至时日长四十刻,夜长六十刻。后日渐长,夜渐短。至夏至,日增至六十刻,夜长四十刻。后日又渐短,至冬至而止。又,日出以前二刻半而明,日入以后二刻
清贩盐凭证之一。一般引盐地点离场较近,引课较轻者,为食引。
官名。(1)“中郎将”的省称。(2)西魏行府兵制,置六军合为百府,每府一郎将主之。隋代诸卫府各置郎将为副贰,诸鹰扬府置鹰扬郎将、鹰击郎将为长贰,又有折冲郎将、果毅郎将统骁果宿卫。唐代唯于亲、勋、翊三卫
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。天历庚申十年(1860)始设。位高于神将。系衔一般以“忠”字冠首,另加一字以资区别,如忠逢朝将、忠祐朝将等;也有不以“忠”字冠首,而以数字编号,如制胜朝将、一百七十八
1882—1914清末云南腾越(今腾冲)人,原名少鉴,字绍三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入同盟会后,在滇西创立自治会,发展革命力量。宣统三年(1911)春拟响应广州起义,未果,流亡缅甸。武昌起义后,在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