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士参军
即“司士参军事”。
即“司士参军事”。
明军事编制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始置,设正千户、副千户、镇抚、百户等官。
亦作叱干、薛于、薛千。十六国时鲜卑部落。屯聚三城(今陕西延安东南)一带。北魏登国八年(393)为拓跋珪击破,首领太悉伏南逃投后秦。十年返岭北(今陕西礼泉九嵕山北),势力复振。天赐四年(407)为夏赫连
西晋河内怀县(今河南武陟西南)人,字巨邺。少为县吏,转郡主簿。因出身微寒,为人所轻。太守吴奋独赏识之,荐为司隶都官从事,后大司马石苞辟为掾。会朝廷疑苞,遣军袭之,因劝苞放兵待罪,得免祸。迁尚书郎,所行
又作柏誉。相传为舜之臣。见《书·舜典》。
即“准部”。
即“阿不都尔”。
即“朵思麻”。
春秋末卫国一说鲁国)人,名容箴,一作名箴,字子晳。孔子学生。
地名。在今贵州贵阳市东。明天启二年(1622)水西安邦彦反,围攻省城,抚臣王三善引兵赴救,邦彦兵败退于此。
后(後)唐律令文书。元和十三年(818),由凤翔节度使郑余庆等在元和五年许孟容等删定的《开元格后敕》基础上加以删补。三十卷。